[实用新型]一种机电一体化反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382594.7 | 申请日: | 2018-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6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 发明(设计)人: | 黄孟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和维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8B9/087 |
| 代理公司: | 成都路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6 | 代理人: | 李凌 |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机电一体化 反应装置 搅拌装置 清洁机构 搅拌桨 清洁盘 反应釜体内壁 可折叠结构 反应釜体 反应物料 机电一体 向下运动 中间设置 反应釜 折叠 刮除 内壁 通孔 清扫 清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电一体化反应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反应釜采用清扫环清理反应物料料残留物时,清理不彻底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清洁机构,搅拌装置,清洁机构的清洁盘中间设置通孔,搅拌装置的搅拌桨为可折叠结构,这样在清洁盘向下运动时折叠起搅拌桨即可运行到反应釜体底部,使得内壁的残留物刮除干净。本实用新型具有反应釜体内壁清洁彻底,机电一体操作方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电一体化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一种常见的机电一体的反应装置,广泛应用在化工、医药、材料等领域,但是反应釜在使用后,会在内壁上残留物料,由于反应釜是柱状立式结构,不好清洗,现有的技术多是采用水冲洗,气体搅拌清洗等等,但是对于一些粘附性比较强的物料,光靠清洗无法去除,也有一些发明人采用在反应釜体中安装清扫环,但是由于搅拌桨的阻挡,无法清扫到内壁底部的残留物,清洗效果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反应釜采用清扫环清理反应物料料残留物时,清理不彻底。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机电一体化反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机电一体化反应装置,包括支撑结构、反应釜体、搅拌装置、清洁机构、搅拌驱动装置和清洁驱动装置,所述反应釜体外侧设置夹套,顶部设置与所述反应釜体匹配的盖体,所述反应釜体的内侧底端安装温度传感器,所述反应釜体的底部设置出料口,所述盖体上设置加料口,所述反应釜体内部设置清洁机构和搅拌装置,所述夹套的右下端设置蒸汽入口,所述夹套的左上端设置蒸汽出口,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底座、水平支撑台和立柱,立柱垂直设置在底座上的一端,所述水平支撑台安装在立柱的顶端并与底座平行,所述反应釜体放置在底座上,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和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连接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伸入所述反应釜体的下部,所述搅拌桨包括均与搅拌轴铰接的第一桨和第二桨,所述第一桨和第二桨的靠近自由端的位置分别铰接连接杆,所述搅拌轴的两侧设置滑槽,所述滑槽中设置滑动板,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滑动板铰接,
所述清洁机构包括中心设置通孔的清洁盘,所述清洁盘与所述反应釜体的内壁贴合,
所述搅拌驱动装置包括调速电机,所述搅拌轴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调速电机连接,
所述清洁机构驱动装置包括气缸和活塞杆,所述气缸与所述活塞杆连接,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清洁盘固定连接,所述气缸和所述调速电机均安装在所述水平支撑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为:在反应釜体中设置清扫机构,清扫机构的清洁盘在气缸的驱动下,由活塞带动向下运动,可将反应釜体内壁上的残留物料刮掉,而面对搅拌桨会阻挡清洁盘进一步下降对内壁下端进行清扫的问题,本申请将搅拌桨设置成可折叠的结构,具体工作方式是:当需要清理反应釜体内壁的残留物料时,向下滑动滑动板,带动连接杆和第一桨、第二桨沿各自的铰接点向下转动,第一桨和第二桨之间的夹角从180度逐渐减小直至第一桨和第二桨与搅拌轴接近重合,此时驱动清洁盘向下运动,由于搅拌桨已完全收拢,因此,可以穿过清洁盘的通孔,清洁盘便不会受到搅拌桨的阻挡而可以继续下行直至到反应釜体的底部,为了清洁效果,可以重复上下运动多次,而当刮除工作完毕后,残留物料一部分通过出料口流出,还有一部分残留在底部,升高清洁盘,并向上滑动滑动板,使得第一桨和第二桨之间的夹角增大直至呈90-135°,向反应釜体中注入水,此时可以开启搅拌,由于搅拌桨倾斜向下,距离底部比较近可以起到很好的搅拌效果,再打开出料口将清洗的残留物料废水排出,这样整个清洗过程使得反应釜体的内壁和底部能够清理干净。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机电一体化反应装置,所述反应釜体的外侧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调速电机、温度传感器、蒸汽入口上的控制阀以及气缸所用的电机连接,这种机电一体化可实现智能控制,方便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和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和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25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酸锰的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肌氨酸型表面活性剂的反应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