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网卡组件及服务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1372.3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51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献涛;杨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66 | 分类号: | H04L12/66;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 | 国省代码: | 开曼群岛;KY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卡 服务器连接 服务器系统 逻辑端口 端口聚合模块 逻辑链路聚合 通讯连接 物理接口 组件包括 操作系统 服务器 | ||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网卡组件及服务器系统,该网卡组件与服务器连接,所述网卡组件包括: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的至少两个物理接口以及用以将所述网卡组件中的多个逻辑链路聚合为单个逻辑端口的端口聚合模块;其中,所述单个逻辑端口与所述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建立通讯连接。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服务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卡组件及服务器系统。
背景技术
典型服务器中的网卡组一般配置双端口,例如:intel 82599 10G NIC对外引出2*10Gbps双端口,MNLX CX4-LX对外引出2*25Gbps双端口。然后这些双端口网卡在服务器的操作系统(比如linux)中配置为两个逻辑端口。该网卡组配置为双端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双端口可配置端口聚合,以此提高操作系统的网络吞吐能力和网络的可用性。
上述端口聚合对于操作系统是可见的,意味着必须在服务器发操作系统中显示地完成相关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网络接口卡)bonding配置;而这种NIC bonding配置不仅仅会增加管理和配置难度,而且会潜在配置错误导致严重网络问题的概率大大增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说明书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网卡实现端口聚合的网卡组件及服务器系统。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网卡组件,与服务器连接,所述网卡组件包括: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的至少两个物理接口以及用以将所述网卡组件中的多个逻辑链路聚合为单个逻辑端口的端口聚合模块;其中,所述单个逻辑端口与所述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建立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网卡组还包括与所述端口聚合模块通信连接的微处理器;
其中,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操作系统中寄存器的配置,控制所述端口聚合模块匹配相对应的控制协议。
进一步地,所述逻辑端口与所述操作系统通过LACP协议聚合互联。
进一步地,所述网卡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通信连接的RDMA模块,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RDMA模块远程访问所述操作系统中寄存器的存储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逻辑端口为RDMA端口。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系统,包括:用于装载操作系统的服务器以及装配于所述服务器的网卡组件;所述网卡组件包括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的至少两个物理接口以及用以将所述网卡组件中的多个逻辑链路聚合为单个逻辑端口的端口聚合模块;其中,所述单个逻辑端口与所述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建立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网卡组还包括与所述端口聚合模块通信连接的微处理器;
其中,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所述操作系统中寄存器的配置,控制所述端口聚合模块匹配相对应的控制协议。
进一步地,所述逻辑端口与所述操作系统通过LACP协议聚合互联。
进一步地,所述网卡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通信连接的RDMA模块,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RDMA模块远程访问所述操作系统中寄存器的存储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逻辑端口为RDMA端口。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说明书的网卡组件及服务器系统,通过端口聚合模块将端口聚合的配置过程在网卡组件中实现,简化网卡端口聚合的管理难度以及配置难度,避免操作系统中的潜在配置错误导致严重网络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网卡组件的结构框图;
图2示出了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服务器系统的结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13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串行通信光幕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室内环境行业的多功能智能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