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拔罐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0813.8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1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曹洪仑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洪仑 |
主分类号: | A61M1/08 | 分类号: | A61M1/08;A61H9/00;A61H39/06;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罐体 拔罐 隔板 顶部中心 焊接固定 螺纹连接 嵌入安装 内罐体 封盖 负压 套圈 烟熏 本实用新型 内壁焊接 上等距离 治疗效果 气阀 除灰 上旋 通孔 把手 穿过 | ||
一种拔罐,解决了现有的拔罐不能调节罐内负压,不能适应不同状况的患者,同时也不具有与烟熏配合使用的问题,其包括外罐体,所述外罐体的内壁焊接固定有内罐体,外罐体的一侧嵌入安装有穿过内罐体的气阀,外罐体的顶部中心处嵌入安装有隔板,隔板上等距离开设有通孔,隔板的顶部中心处固定有除灰机构,外罐体的顶部四周焊接固定有第一螺纹连接套圈,第一螺纹连接套圈上旋接固定有封盖,封盖的顶部中心处焊接固定有把手。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使用方便,罐内负压可随意调整,同时也可以与烟熏配合使用,有效的提升了拔罐的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拔罐。
背景技术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角法就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而国外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也曾经盛行拔罐疗法。在西方古医学中,拔罐被叫做杯吸,巴比伦的医生日记上就出现了健康神尼努塔或阿达尔手持杯吸术器械的形象。牛角杯、玻璃杯在都曾是杯吸的主要工具,19世纪则出现了注射器与吸杯相结合的新式器具。日本、印度也有拔吸式疗法的记载。但是现有的拔罐不能调节罐内负压,不能适应不同状况的患者,同时也不具有与烟熏配合使用的问题。因此,设计一种拔罐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拔罐,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拔罐不能调节罐内负压,不能适应不同状况的患者,同时也不具有与烟熏配合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罐体,所述外罐体的内壁焊接固定有内罐体,外罐体的一侧嵌入安装有穿过内罐体的气阀,外罐体的顶部中心处嵌入安装有隔板,隔板上等距离开设有通孔,隔板的顶部中心处固定有除灰机构,外罐体的顶部四周焊接固定有第一螺纹连接套圈,第一螺纹连接套圈上旋接固定有封盖,封盖的顶部中心处焊接固定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封盖包括第二螺纹连接套圈和盖体,盖体的底部四周焊接固定有第二螺纹连接套圈,第二螺纹连接套圈与第一螺纹连接套圈通过螺纹旋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把手包括抓把和防滑纹,抓把焊接固定在封盖的顶部中心处,抓把上交叉分布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除灰机构包括卡圈、滤网、拉手和磁性柱,磁性柱通过焊接固定在隔板的顶部两侧,磁性柱上套接固定有卡圈,且卡圈对称安装在滤网的对应两侧,滤网的顶部中心处焊接固定有拉手。
优选的,所述外罐体的底部套接固定有防护套,且防护套为一种橡胶材料构件,且防护套的底部呈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使用方便,罐内负压可随意调整,同时也可以与烟熏配合使用,有效的提升了拔罐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封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把手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罐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除灰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洪仑,未经曹洪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08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边吸奶器
- 下一篇:集成轨迹球装置的智能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