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防伪包装袋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0766.7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4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青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3/00 | 分类号: | B65D33/00;B65D33/08;B65D33/16;B65D33/36;B65D30/08;B65D81/03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波市慈***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包装 二维码标签 本实用新型 包装袋 撕口 智能防伪 热封部 贴合 包装袋技术领域 储存空腔 二次利用 防伪能力 防伪芯片 对置 热封 围合 薄膜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防伪包装袋。本实用新型,包括以薄膜制得的外包装,两张外包装的两端对置热封形成热封部,热封部与外包装围合形成储存空腔,所述外包装的一侧边沿具有撕口,二维码标签设置在外包装上,且二维码标签的边沿与撕口相贴合。本实用新型的二维码标签设置在贴合撕口的位置,这样在使用时,利用撕口撕开包装袋时就会将二维码标签破坏,防止二维码标签被二次利用,并且本实用新型在外包装上还设有记载有包装袋信息的防伪芯片,这样进一步提高了防伪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防伪包装袋。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中存在有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对于这种假冒伪劣产品往往真伪难辨,这不仅损害了原产厂家的的利益,同时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针对这一问题,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进行了探索研究,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扫码防伪技术包装袋[申请号:201620976143.0],该实用新型包括由第一袋片和第二袋片拼合而成具有内腔的包装袋,还包括包装袋本体,所述包装袋本体右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垃圾收集袋,该垃圾收集袋上端设置有拆封线,拆封线的一端设置有拆封口;所述包装袋本体与垃圾收集袋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片防脱落贴片,所述包装袋本体由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层、低密度聚乙烯镀聚乙烯树脂材料层和真空镀铝流延聚丙烯层三层复合而成,所述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层厚度为0.15mm,低密度聚乙烯镀聚乙烯树脂材料层厚度为0.25mm,真空镀铝流延聚丙烯层厚度为0.2mm;所述包装袋本体上端设置有悬挂孔,所述包装袋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矩形凹槽,该矩形凹槽的深度为0.1-0.3mm,所述矩形凹槽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防伪二维码,所述防伪二维码下端固定设置有多色防伪条,所述矩形凹槽的凹槽口一端设置有盖片,所述盖片一端与包装袋本体一体设置,盖片另一端与包装袋本体粘接固定。
该实用新型具有防伪二维码,可起到一定的防伪效果,但这种包装袋在使用后,防伪二维码仍然完整保留在包装袋上,可能会被别有用心者二次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智能防伪包装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防伪包装袋,包括以薄膜制得的外包装,两张外包装的两端对置热封形成热封部,热封部与外包装围合形成储存空腔,所述外包装的一侧边沿具有撕口,二维码标签设置在外包装上,且二维码标签的边沿与撕口相贴合。
在上述的智能防伪包装袋中,所述外包装上还设有记载包装袋信息的防伪芯片。
在上述的智能防伪包装袋中,所述薄膜包括位于最外层的聚酯层,所述聚酯层通过粘合层与热封层相粘结,两个热封层对置热封形成热封部,所述二维码标签和防伪芯片位于聚酯层和粘合层之间。
在上述的智能防伪包装袋中,还包括位于聚酯层和粘合层之间的印刷层,所述二维码标签和防伪芯片位于印刷层和粘合层之间。
在上述的智能防伪包装袋中,所述聚酯层由PET聚酯制得。
在上述的智能防伪包装袋中,所述热封层由氯化聚乙烯制得。
在上述的智能防伪包装袋中,所述外包装内还设有两块内膜,每一块内膜与一侧的外包装内表面固定连接,且内膜与外包装围合形成缓冲腔室,所述缓冲腔室内充有空气。
在上述的智能防伪包装袋中,所述外包装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可重复开启的密闭组件,所述密闭组件可打开或闭合储存空腔,所述撕口相比于密闭组件更靠近热封部。
在上述的智能防伪包装袋中,所述热封部上开设有呈椭圆形的提携通孔。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青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青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07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