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粘锅加工用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80170.7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0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范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文俊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1/06;B24B41/04;B24B41/00;B24B47/12;B24B4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73 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端 安装块 本实用新型 打磨装置 液压装置 左右两侧 上端 不粘锅 打磨件 支撑板 支撑柱 工作台 锅体 转轴 打磨 电机 固定装置结构 固定装置 防滑垫 固定板 固定夹 联轴器 移动轮 拆卸 螺丝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粘锅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下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下端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工作台上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中部设置有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下端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下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下端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下端连接有打磨件。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对待打磨的锅体进行方便、快速的固定夹紧,进而提高打磨的效率,且固定装置中的防滑垫可增加固定板与锅体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增加其稳定性;且装置中的打磨件通过螺丝与电安装块固定连接,方便对其进行拆卸和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磨装置,具体是一种不粘锅加工用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不粘锅即做饭不会粘锅底的锅,是因为锅底采用了不粘涂层,常见的、不粘性能好的涂层材料有特氟龙涂料、陶瓷涂料和碳素不粘锅底涂料等。其次还有特殊工艺的铁锅和不锈钢锅。不粘锅的问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人们不必再提心煮肉时一不小心就会烧焦,煎鱼时鱼片粘在锅壁上。这种不粘锅与普通锅的外型无关,只在锅的内表面多涂了一层特殊涂层,利用其优异的性能制成了这种深受欢迎的厨房用具。
不粘锅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打磨,特别是对锅底的打磨。现有的打磨装置在对锅体固定时比较麻烦,不够便捷;打磨件在损耗后更换比较不便,同时打磨装置不具备减震的效果,噪声较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不粘锅加工用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粘锅加工用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粘锅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下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下端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工作台上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中部设置有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下端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下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下端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下端连接有打磨件,所述打磨件包括打磨部、支架、连接柱和打磨块,所述支架上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下端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下端设置有打磨块,所述打磨块下端设置有打磨部;
两个所述支撑板内侧下部均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后伸缩杆和前伸缩杆,所述后伸缩杆和前伸缩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支撑板,所述后伸缩杆和前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侧设置有防滑垫,所述固定板外侧中部设置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另一端连接支撑板,所述工作台上不内侧与固定板对应设置有滑槽二,所述工作台上表面在滑槽二上方开设有条形槽一,所述滑槽二内设置有滑块二,所述滑块二上端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在条形槽一内滑动且滑杆上端连接固定板,所述滑块二前侧中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工作台前侧与滑槽二对应开设有条形槽二,所述条形槽二内设置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内侧端部设置在螺纹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柱上端设置在工作台内部,且所述工作台左右两侧与支撑柱对应位置设置有空腔,所述支撑柱上端设置在空腔内,且支撑柱上端设置有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块上端设置有多个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上端连接空腔的顶部,且限位块与空腔的内侧壁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柱之间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与工作台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下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活动轴一,且架体下端中部设置有减震柱,所述减震柱底部固定连接底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上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槽一,所述滑槽一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一,所述滑块一上端设置有活动轴二,所述活动轴二通过连杆连接活动轴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文俊,未经范文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01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镁铝合金汽车覆盖件模具仿形推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轨道门用表面抛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