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河涌污染底泥的河堤堤身填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380158.6 | 申请日: | 2018-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7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 发明(设计)人: | 汪华安;刘伟;程小久;丁金伟;郑文棠;肖波;马海毅;尚浩冉;胡学玲;李学山;焦春茂;戴旭明;左保成;梁建伟;杨富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E02B3/1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刘巧霞 |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河堤 导排系统 堤身 河涌污染底泥 本实用新型 污染底泥 填埋 安全防护功能 渗滤液收集池 生态环境治理 系统内表面 底泥污染 防渗系统 覆盖系统 经济实用 屏障系统 污染修复 一步到位 正常功能 渗滤液 反滤 修复 水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河涌污染底泥的河堤堤身填埋装置,包括若干个深V型支撑系统,每个深V型支撑系统内表面上设置防渗系统,V型底部设有导排系统,导排系统上方设有反滤系统;污染底泥放置在深V型支撑系统的V型槽内,污染底泥产生的渗滤液通过导排系统排至渗滤液收集池中,在深V型支撑系统的上方设有覆盖系统。本实用新型可在不影响河堤正常功能的前提下,利用了河堤自身的处置空间,在堤身中设置“深V型”结构,并设置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多重屏障系统,既解决了底泥污染修复和处置场地问题,又加固河堤,将污染修复、水利整治、生态环境治理一步到位,经济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涌底泥的修复与处置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河涌污染底泥的河堤堤身填埋装置。
背景技术
河涌是城市生态环境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城市工业发展过程中,因非法排放废水、倾倒垃圾,导致河涌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河涌底泥中污染物严重超标,底泥的污染归根结底是对水体的污染和底栖生物的危害,并最终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河涌底泥的修复与处置措施包括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两类。原位修复是指无需疏浚河涌污染底泥而直接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手段来降低河涌底泥中污染物含量,净化河涌的技术。常用原位修复技术包括:底泥覆盖、底泥氧化、微生物处理技术等,但底泥覆盖技术会增加河涌底质的体积,减小过水断面,改变河床底部坡度,影响河涌防洪排水功能,底泥氧化则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且容易破坏河涌生态结构,微生物技术则处理效果缓慢。总体而言,原位处理技术适用范围有限,处置效果有待检验。
目前更多采用异位修复技术,即对污染底泥进行物理疏浚,并将疏浚后的底泥在异位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方法进行修复,修复后的底泥再进行填埋处置。异位修复需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修复后的污染底泥需要设置安全、有效、合理的处置场地,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目前较常用的处置方式采用填埋场处置,往往需要占用较大用地指标,并未充分挖掘河堤的储存空间和处置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河涌污染底泥的河堤堤身填埋装置,该装置可在不影响河堤正常功能的前提下,利用了河堤自身的处置空间,在堤身中设置“深V型”结构,并设置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多重屏障系统,既解决了底泥污染修复和处置场地问题,又加固河堤,将污染修复、水利整治、生态环境治理一步到位,经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适用于河涌污染底泥的河堤堤身填埋装置,包括若干个深V型支撑系统,每个深V型支撑系统内表面上设置防渗系统,V型底部设有导排系统,导排系统上方设有反滤系统;污染底泥放置在深V型支撑系统的V型槽内,污染底泥产生的渗滤液通过导排系统排至渗滤液收集池中,在深V型支撑系统的上方设有覆盖系统。
优选的,所述深V型支撑系统侧壁为钢筋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板外侧面土体应进行必要的加固以确保土体对钢筋混凝土侧壁板有足够的支撑
优选的,所述防渗系统包括依次铺设的沥青层、光面HDPE土工膜,沥青层涂刷在深V型支撑系统侧壁表面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光面HDPE土工膜上下分别铺设一层无纺土工布。以对光面HDPE土工膜进行保护。
优选的,所述导排系统包括花管,在花管上包裹有无纺土工布。
优选的,所述反滤系统由无纺布包裹的级配碎石构成。
优选的,所述污染底泥内掺有水泥。
优选的,所述覆盖系统自下而上依次为压实粘土防渗层、光面HDPE土工膜、两层无纺土工布、碎石排水层和无纺土工布、粘土保护层,粘土层的压实质量满足防渗要求和堤防工程要求。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的覆盖系统上方铺设有耕植土层和植被层。形成河堤顶面,种植花卉植物及景观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801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浮动式水位调节坝
- 下一篇:一种快速拆装的防洪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