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用火炮反后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78024.0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20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杜中华;狄长春;吴大林;李鹏;张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41A1/08 | 分类号: | F41A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驻退筒 控制筒 后坐装置 火炮 本实用新型 活塞 控制活塞 轴线设置 控制杆 液压泵 通用 体内 控制器控制 前端设置 尾端连接 游动活塞 控制器 活塞杆 平衡孔 筒本体 尾端 连通 穿过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用火炮反后坐装置,其包括控制器、复进筒、驻退筒以及连通复进筒后部和驻退筒后部的控制筒。所述驻退筒包括驻退筒本体、设置在驻退筒本体内的驻退活塞以及与驻退活塞固定连接且沿驻退筒本体轴线设置的驻退活塞杆,所述驻退筒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平衡孔;所述复进筒包括封闭的复进筒本体、设置在复进筒本体内的游动活塞;所述控制筒包括控制筒本体;所述控制筒本体内设置有控制活塞,所述控制活塞尾端设置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沿控制筒本体轴线设置并穿过控制筒本体尾端连接液压泵,所述液压泵由控制器控制。本实用新型是通用反后坐装置设计方案,各种火炮都能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备研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用火炮反后坐装置。
背景技术
反后坐装置被称为火炮的“心脏”,是火炮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反后坐装置将炮身和炮架连接起来,通过炮身的后坐运动,将作用在炮身上数百吨的力减小到几十吨作用在炮架上,这样一来,火炮威力很大而火炮炮架却可以很轻,从而大大缓解了火炮威力和机动性之间的矛盾。目前随着轻型、车载火炮的迅速发展,高效反后坐装置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从结构上看,反后坐装置的作用包括3个,具体由3个基本部件来承担。第一个作用是炮身后坐时消耗后坐动能,使炮身后坐一段距离停下来,这个作用由后坐制动器来完成;第二个作用是在炮身后坐时储存能量,在炮身后坐停止后,推炮身向前使其复进到位,这个作用由复进机来完成;第三个作用是炮身复进时消耗能量,使炮身在复进到位时停下来,这个作用由复进节制器来完成。国内火炮通常将后坐制动器和复进节制器组合在一起称为驻退机,把复进机单独放置;美国等国则习惯将3个基本部件组合在一起,称为驻退复进机。不管怎么组合,反后坐装置的这3个基本部件缺一不可,共同完成反后坐装置的3个作用。
目前来看,反后坐装置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结构复杂,类型多样,不同火炮都有各自不同的反后坐装置,给反后坐装置设计和维护带来很大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反后坐装置设计方案,各种火炮都能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用火炮反后坐装置,其包括控制器、复进筒、驻退筒以及连通复进筒后部和驻退筒后部的控制筒。
其中,所述驻退筒包括驻退筒本体、设置在驻退筒本体内的驻退活塞以及与驻退活塞固定连接且沿驻退筒本体轴线设置的驻退活塞杆,所述驻退活塞杆穿过驻退筒本体的尾端并在驻退筒本体的外部垂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驻退筒本体的前端设置有平衡孔;所述驻退筒本体的尾部侧壁设置有第一连接孔。
其中,所述复进筒包括封闭的复进筒本体、设置在复进筒本体内的游动活塞;所述复进筒本体的尾部侧壁设置有第二连接孔。
其中,所述控制筒包括控制筒本体,设置在控制筒本体前端侧壁且分别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对应连通的流液孔;所述控制筒本体内设置有控制活塞,所述控制活塞尾端设置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沿控制筒本体轴线设置并穿过控制筒本体尾端连接液压泵。
其中,所述连接杆与炮身固定连接,炮身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液压泵与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游动活塞、驻退活塞杆以及控制活塞的外侧面均设置有环向凹槽,所述环向凹槽内设置有活塞密封圈。
其中,所述控制活塞的前端设置有锥台。
其中,所述驻退筒本体后端外侧设置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驻退活塞杆穿过台阶孔并通过与台阶孔配合的密封垫和密封螺环密封连接。
其中,所述驻退活塞将驻退筒本体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控制活塞将控制筒本体分为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所述游动活塞将复进筒本体分为第五腔体和第六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第三腔体以及第六腔体相连通且充满驻退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780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翅片管翅片表面乳化液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子弹上膛的双向拉机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