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角牌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77186.2 | 申请日: | 2018-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5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于莹;王鹏坤;吴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永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13/12 | 分类号: | G09F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光布 下衬板 左衬板 压板 右衬板 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 夹紧固定 卡扣结构 两端固定 三角牌 折叠 夹紧 两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角牌,包括左衬板、右衬板、下衬板和反光布,所述左衬板一端与所述下衬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右衬板的一端与所述下衬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左衬板的另一端和所述右衬板的另一端通过卡扣结构相连,所述反光布呈三角形,所述反光布的底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下衬板的两端上,所述反光布的顶部固定在所述左衬板上,还包括一块压板,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下衬板固定有反光布的一面上,所述压板的两端固定在所述下衬板的两端上,所述压板和所述下衬板夹紧所述反光布的底边,所述左衬板折叠时,所述反光布另外两边被夹紧固定在所述左衬板和所述压板之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角牌,尤其是涉及一种三角牌。
背景技术
汽车三角警告牌是由塑料反光材料做成的被动反光体,驾驶员在路上遇到突发故障停车检修或者是发生意外事故的时候,利用三角警示牌的回复反光性能,可以提醒其它车辆注意避让,以免发生二次事故。
目前的三角牌存在如下问题,第一,三角牌折叠后,反光布容易被拉出,造成杂乱。第二,三角牌在受压时,支撑脚没有形变的空间,容易将支撑脚转动连接的一端压碎。第三,三角牌使用时,左右衬板的反光面存在较大的角度差,造成反射的光线不在一个方向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三角牌,折叠后反光布不容易拉出,受压时,支撑脚有形变的空间,使用时,左右衬板的反光面在同一个平面上,天气炎热的时候,衬板的膨胀不会导致衬板的反光面变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三角牌,包括左衬板、右衬板、下衬板和反光布,所述左衬板一端与所述下衬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右衬板的一端与所述下衬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左衬板的另一端和所述右衬板的另一端通过卡扣结构相连,所述反光布呈三角形,所述反光布的底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下衬板的两端上,所述反光布的顶部固定在所述左衬板上,还包括一块压板,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下衬板固定有反光布的一面上,所述压板的两端固定在所述下衬板的两端上,所述压板和所述下衬板夹紧所述反光布的底边,所述左衬板折叠时,所述反光布另外两边被夹紧固定在所述左衬板和所述压板之间,所述下衬板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两根支撑脚的一端,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一个凹槽,所述凹槽位于在两根所述支撑脚与所述支撑架相铰接位置的中间,所述右衬板的与所述左衬板相卡扣的一端设置有一个下沉面,所述下沉面距离所述右衬板上的反光表面一定距离,所述下沉面距离所述右衬板所述下沉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左衬板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卡槽卡入凸起内实现连接,所述卡槽卡入凸起时,所述左衬板上的背面靠在所述下沉面上。 增加了压板以后,一方面反光布的底边被夹紧在下衬板和压板之间,不会被拉出,另一方面,反光布的其他两边被夹紧在压板和左衬板之间,这样也可以实现很好的夹紧固定,有效防止拉出。 支撑架上两个支撑脚相铰接的位置之间设置有凹槽,支撑脚在展开时,如果受压,凹槽会发生形变,使得支撑架不容易受力压碎。所述右衬板的与所述左衬板相卡扣的一端设置有下沉面,使得所述右衬板的与所述左衬板连接后,右衬板和左衬板上的反光面的角度差大大减小。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左衬板、右衬板和下衬板都包括底板和和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反光体,所述反光体的表面设置有折射条,所述折射条为透明材料制成的凸起。三角牌上的反光体是将朝向它射出的光线反射回光源处,但是对于汽车而言,车灯是光源,车灯在车上的位置肯定没有人做的高,因此与反射的光线肯定存在一些角度差,这种角度差在车辆距离三角牌较远的情况下还不明显,但是在车辆距离三角牌交接的时候,就会出现角度差过大而发射的关系无法被人所接收到,这就会出现我们在离事故车辆较近的时候反而无法注意到,增加了折射条以后,会将反射的部分光线向着上方折射,虽然在距离车辆较远的情况下,我们会损失部分反射的光线,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你观察,但是在距离三角牌较近距离的时候,这部分折射的光线就能被驾驶员直接接收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永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永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771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