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业害虫诱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376938.3 | 申请日: | 2018-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51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 发明(设计)人: | 蔡夫业;雷朝亮;王香萍;王勇;汤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本业绿色防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M1/08 | 分类号: | A01M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8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诱虫光源 支杆 捕虫装置 农业害虫 诱捕装置 本实用新型 体型 害虫 单一光源 全面覆盖 综合考虑 趋光性 趋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业害虫诱捕装置,包括支杆,在支杆的上部设有第一诱虫光源和第一捕虫装置,在支杆的中下部设有第二诱虫光源和第二捕虫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农业害虫诱捕装置综合考虑了不同害虫体型大小、飞翔能力及对光的趋性,在支杆的上部以及中下部均设有诱虫光源和捕虫装置,通过设置不同诱虫光源、不同安装高度,对不同体型大小、不同飞翔能力、不同趋光性的害虫可以全面覆盖,避免了单一光源造成的局部虫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害虫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灯光诱控技术是利用昆虫趋向光源或远离光源运动的行为习性,促使昆虫聚集某一固定位置集中消灭的物理防治手段。目前利用昆虫趋光性设计的杀虫灯较多,主要有电击触杀式杀虫灯和扇吸式杀虫灯。电击触杀式杀虫灯是在灯管周围布设电网,但这样影响灯光诱虫效果,害虫要飞近并接触网后,才能被电住,有的也会挣脱逃逸,且电网粘虫需要人工清理,处理很麻烦。扇吸式杀虫灯是利用轴流风机产生气流将虫吸入收集装置。
危害同一农作物的害虫往往有多种,不同害虫飞翔能力有差异,对光的趋性也有差异。现有的捕虫灭虫装置主要采用在立柱上安装一个诱虫光源以及诱捕器,单一的诱虫光源只能对某一类害虫起到诱捕作用。而且,诱虫光源以及诱捕器的安装位置过高,则对一些体型小、飞翔能力弱的害虫很难捕捉到,诱虫光源以及诱捕器的安装位置过低,则对对一些体型大、飞翔能力强的害虫很难捕捉到,同时,由于害虫在灯光的引诱下会聚集到光源附近,安装位置过高,则容易在诱虫光源下方造成局部虫灾,安装位置过低,则容易在诱虫光源上方造成局部虫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不同害虫体型大小、飞翔能力及对光的趋性,提供一种农业害虫诱捕装置,采用上下双灯上下双捕虫装置的设计,对不同类群害虫分类诱捕,提高诱捕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农业害虫诱捕装置,包括支杆,在支杆的上部设有第一诱虫光源和第一捕虫装置,在支杆的中下部设有第二诱虫光源和第二捕虫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捕虫装置包括风道,风道的进风口朝下,在进风口处设有吸虫风扇,第一诱虫光源安装在吸虫风扇前方,在风道的出风口处连接有集虫装置。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捕虫装置包括壳体、驱动电机、叶轮、叶片,在壳体的正面设有进风口,在壳体的侧面设有出风口,所述叶轮安装在壳体内,叶片固定在叶轮的四周,电机驱动叶轮带动叶片转动将风从壳体上的进风口吸入后利用离心力将风从壳体侧面的出风口甩出,在进风口处设有进风口支架,所述第一诱虫光源安装在进风口支架上,在出风口处设有出风管,出风管的末端连接有集虫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捕虫装置包括集虫装置,集虫装置朝上开口,在开口处设有吸虫风扇,第二诱虫光源安装在吸虫风扇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诱虫光源周围设有透明挡虫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诱虫光源的波长为320-400n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诱虫光源的波长为360-440nm。
进一步地,还包括时间控制器,所述时间控制器控制第一诱虫光源、第一捕虫装置以及第二诱虫光源、第二捕虫装置的开启和关闭。
进一步地,还包括太阳能供电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本业绿色防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本业绿色防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769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害虫诱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夜间使用的萤火虫捕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