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工位高效的电池测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73921.2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0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吴江峰;高学锋;陈瑶;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朗能(张家港)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4 | 分类号: | G01R31/36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探针 横梁 翻板 测试针组件 电池测试机 电池夹具 电池卡位 固定探针 活动探针 间隔设置 多工位 气缸 上下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 测试效率 气缸驱动 上下设置 轴向方向 测试机 供电池 伸缩端 缸体 铰接 卡柱 装入 电池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工位高效的电池测试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电池夹具、测试针组件,测试针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活动探针排、固定探针排,固定探针排包括一排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一弹性探针,活动探针排包括一排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二弹性探针,各第二弹性探针设置在横梁上,横梁由气缸驱动以实现在上下方向移动,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机架上,气缸的伸缩端与横梁连接,电池夹具包括铰接在机架上的翻板,翻板的长度沿左右方向,翻板内侧设有电池卡位,电池卡位设有与第一弹性探针数量等同的卡柱,卡柱具有可供电池沿轴向方向插入的卡槽。该测试机,可以方便地将各待测电池装入检测位,提高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工位高效的电池测试机。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出厂前需要对其容量、内阻、自放电等性能进行测试。一台电池测试机上一般设有多个测试工位,每个测试工位可放置一节电池,测试机可同时对多节电池进行测试。测试工位包括有两个固定在电池测试机上的上、下探针。如图1所示,上探针1、下探针2夹持电池3的两极,对上、下探针两端通电,即可进行测试。电池的装卸与夹持是逐个进行的,且装夹电池时容易滑落,导致整体测试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工位高效的电池测试机,以提高装夹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多工位高效的电池测试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多工位高效的电池测试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电池夹具、测试针组件,测试针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活动探针排、固定探针排,固定探针排包括一排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一弹性探针,活动探针排包括一排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二弹性探针,第二弹性探针与第一弹性探针数量相同且上下相对设置,各第二弹性探针设置在横梁上,横梁由气缸驱动以实现在上下方向移动,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机架上,气缸的伸缩端与横梁连接,气缸的单方向行程小于第一弹性探针与第二弹性探针的极限压缩位移之和,电池夹具包括铰接在机架上的翻板,翻板的长度沿左右方向,翻板内侧设有电池卡位,电池卡位设有与第一弹性探针数量等同的卡柱,卡柱具有可供电池沿轴向方向插入的卡槽,卡槽对电池的轴向位移导向;在翻板向内翻转至竖向状态时,电池的一端与第一弹性探针上端接触,第二弹性探针下部处于电池另一端的正上方。
进一步优选,所述机架上设有导轨,导轨有左导轨、右导轨,左导轨设有朝向右导轨一侧的左导向槽,右导轨设有朝向左导轨一侧的有导向槽,左导向槽、右导向槽用于对所述横梁的上下运动导向。
进一步优选,所述横梁的左右两端均装有轴承。
进一步优选,所述翻板通过扭簧连接在机架上,正常状态下,翻板处于竖向位置。
进一步优选,所述卡柱的卡槽由两段构成,卡槽包括直槽段和锥形槽段,锥形槽段有利于电池装入的锥口。
进一步优选,所述卡槽的截面所形成的圆弧长度大于其所在圆周长的三分之二。
进一步优选,所述机架上设有指示灯,指示灯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弹性探针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指示灯用于指示检测出的不合格电池。
进一步优选,所述翻板外侧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测试机,相对于现有技术,主要创新之处在于电池夹具的及活动探针排的设计,电池夹具包括翻板,翻板的长度沿左右方向,翻板内侧设有电池卡位,电池卡位设有与第一弹性探针数量等同的卡柱,卡柱具有可供电池沿轴向方向插入的卡槽,卡槽对电池的轴向位移导向。打开翻板使其倾斜一定角度,可以提前将待测的一组电池分别装在相应的卡槽中,然后翻板在翻板向内翻转至竖向状态时,电池的一端可与第一弹性探针上端接触,第二弹性探针下部处于电池另一端的正上方。然后,启动气缸,带动横梁下压,使得活动探针排的各第二弹性探针同时下压,第二弹性探针逐渐接触电池上端,完成电池的装夹。该测试机,可以方便地将各待测电池装入检测位,效率高,采用气缸作为驱动,自动下压、复位,提高了自动化水平。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朗能(张家港)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德朗能(张家港)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739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