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城市河流的生态钢板桩护岸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73152.6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15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艾志强;夏魁;刘伟;陈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土板 工字 反滤层 钢板桩 护岸 本实用新型 城市河流 钢筋混凝土结构 生态 排水通道 排水问题 有效解决 结合处 土压力 整体板 装入孔 打孔 错开 岸堤 河沙 后漏 漏水 浇筑 紧贴 河床 封闭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城市河流的生态钢板桩护岸结构包括:工字桩和挡土板;工字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在岸堤和河床之间;挡土板为浇筑成而成的整体板,设置在工字桩之间;在挡土板、工字桩与岸堤的结合处还设置有反滤层;反滤层材料包括河沙和漏水袋,通过在反滤层处打孔,并将袋装沙一并装入孔内,在土压力的作用下,袋装沙紧贴挡土板,封闭挡土板与工字桩凹槽间空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态钢板桩护岸结构可以确保相邻的两块挡土板不会错开,保证了结构的整体性,挡土效果更佳,反滤层同时作为滤土排水通道,有效解决墙后漏土和排水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城市河流的生态钢板桩护岸结构。
背景技术
河道整治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中河道整治主要以防洪排涝、水污染治理为主。近年由于国家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大中型河道整治得到大力推进,大部分城市河道的防洪排涝、水环境问题得到稳步推进。但在面广量大、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型狭窄河道方面,岸坡稳定性及河道安全等问题依然形势严峻。护岸工程是为防止河流侧向侵蚀及因河道局部冲刷而造成的坍岸等灾害,使主流线偏离被冲刷地段的保护工程设施。目前城市河道主要的防护措施通常是直接加固岸坡或在岸坡植树、种草以固土,也有抛石或砌石护岸。由于河道两岸临河建筑、沿河市政管线密布,施工与用地的矛盾十分尖锐,迫切要求对传统护岸结构进行创新。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水域及周边的安全性和美观性,对于城市的繁荣及周边环境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传统护岸结构:通过土方开挖、排水、回填,打入水泥板护岸结构,但由于城市河流的河道两岸有临河建筑和市政管线,因而河岸施工难度大,矛盾纠纷多。新型板桩墙:板桩墙作为护岸结构,材料浪费,费用贵,不适用于较长河道护岸;板桩之间连接处抗变形能力差,变形后板桩连接处易断裂,将导致漏土甚至岸坡坍塌。传统桩板式结构:一方面受施工条件限制,需要将挡土板分为多块插入土中,由于桩后挡土板位置不能确保在一条平行的直线上,板与板之间的错开空隙会导致漏土问题。另一方面,桩与挡土板之间无法紧密贴合,挡土板之间及挡土板与桩之间存在缝隙,漏土问题严重。再一方面,压顶和钢筋混凝土导梁都将墙后绿化与河道隔离,既影响了城市的生态景观,又破坏了生态廊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城市河流的生态钢板桩护岸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提供一种用于城市河流的生态钢板桩护岸结构,包括:工字桩和挡土板;工字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在岸堤和河床之间;挡土板为浇筑成而成的整体板,设置在工字桩之间;
在挡土板、工字桩与岸堤的结合处还设置有反滤层;反滤层材料包括河沙和漏水袋,通过在反滤层处打孔,并将袋装沙一并装入孔内,在土压力的作用下,袋装沙紧贴挡土板,封闭挡土板与工字桩凹槽间空隙。
如上所述的用于城市河流的生态钢板桩护岸结构,其中,工字桩的顶部设置有矩形槽,矩形槽内填充土壤,矩形槽内种植有植物,矩形槽正对工字桩位置预留排水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城市河流的生态钢板桩护岸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工字桩之间的挡土板可以浇筑成为一块整板,工字桩的左右两个槽孔分别插入挡土板,确保相邻的两块挡土板不会错开,保证了结构的整体性,挡土效果更佳,也解决漏土问题。
2在工字桩凹槽与挡土板结合处设置反滤层,反滤层材料为普通漏水袋和河沙,在反滤层处打孔,并将袋装沙一并装入孔内。在土压力的作用下,袋装沙紧贴挡土板,可封闭挡土板与工字方桩凹槽间空隙,反滤层同时作为滤土排水通道,有效解决墙后漏土和排水问题。
3工字桩的压顶设置成矩形槽,槽内填土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矩形槽可兼作花槽,槽下正对工字桩位置预留排水孔,便于花槽排水,该设计能有效解决常规混凝土压顶破坏城市河流生态景观等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731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挡土板连接用防滑结构
- 下一篇:一种海上平台用波浪缓冲HSE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