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驱动电路及二维/三维可切换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72707.5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9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银;石晶晶;赵振理;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08 | 分类号: | G09G3/3208;G09G3/36;G02B2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156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逻辑信号 可切换显示设备 控制电路 驱动电路 二维 二维显示模式 三维显示模式 输出端电连接 三维 本实用新型 驱动电极 第一端 电连接 使能 驱动电压产生电路 显示模式切换 电压输出端 输出 开关电路 控制驱动 快速切换 显示模式 显示设备 端接地 导通 指令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驱动电路及二维/三维可切换显示设备。其中,该驱动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显示模式切换指令,控制输出的逻辑信号,其中,显示模式包括三维显示模式和二维显示模式;驱动电压产生电路,其第一使能端与控制电路的逻辑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电压输出端与显示设备的驱动电极电连接,用于根据逻辑信号,控制驱动电压的输出与否;开关电路,其第二使能端与控制电路的逻辑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端与驱动电极电连接,第二端接地,用于根据逻辑信号,控制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导通与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二维/三维可切换显示设备由三维显示模式快速切换到二维显示模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及二维/三维可切换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裸眼三维显示设备,即无需佩戴辅助式眼镜,用裸眼即可获得立体视觉的立体显示设备。目前,实现裸眼三维显示技术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在显示面板前设置光栅等,在水平方向上将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分割为奇数列像素和偶数列像素,从而为观看者的左右眼分别提供两幅不同的图像,利用观看者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视差效应形成景深,进而产生立体显示效果。
目前,可通过在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一侧设置二维/三维可切换结构,可以实现二维/三维显示模式的切换,该二维/三维可切换结构可以是液晶透镜或液晶光栅等。通过控制二维/三维可切换结构的工作状态,以实现二维/三维显示模式的切换。例如,通过向二维/三维可切换结构中的电极施加驱动电压,以实现三维显示;通过断开二维/三维可切换结构中的供电电压,以实现二维显示。
但在将裸眼三维显示设备由三维显示模式切换到二维显示模式时,存在切换延迟的问题,影响观看者的正常观看,用户观看体验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电路及二维/三维可切换显示设备,以实现二维/三维可切换显示设备由三维显示模式快速切换到二维显示模式。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包括:
控制电路,包括指令输入端和逻辑信号输出端,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显示模式切换指令,控制输出的逻辑信号,其中,显示模式包括三维显示模式和二维显示模式;
驱动电压产生电路,包括第一使能端和电压输出端,第一使能端与控制电路的逻辑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电压输出端与显示设备的驱动电极电连接,驱动电压产生电路用于根据逻辑信号,控制驱动电压的输出与否;
开关电路,包括第二使能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开关电路的第二使能端与控制电路的逻辑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与驱动电极电连接,开关电路的第二端接地,开关电路用于根据逻辑信号,控制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导通与否。
进一步地,驱动电压产生电路包括第一电压源、升压电路、电荷泵电路、时钟电路和电压放大电路,
其中,第一电压源的输出端与升压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升压电路的第三使能端与驱动电压产生电路的第一使能端电连接,升压电路用于根据逻辑信号,控制第一高电压的输出与否;
电荷泵电路的输入端与升压电路电连接,电荷泵电路用于控制第一低电压的输出与否;
时钟电路的第四使能端与驱动电压产生电路的第一使能端电连接,时钟电路用于根据逻辑信号,控制预设频率的脉冲信号的输出与否;
电压放大电路的第一供电端与升压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电压放大电路的第二供电端与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电压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时钟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驱动电压产生电路的电压输出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电阻和第二开关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727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