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强散热灯具之PCB刮锡定位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72665.5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1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谭红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弘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34 | 分类号: | H05K3/3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叶玉凤;徐勋夫 |
地址: | 516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壁 定位治具 定位槽 底壁 散热灯具 一次性 超强 本实用新型 生产效率 第二面 面接触 让位孔 多块 夹紧 限位 平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超强散热灯具之PCB刮锡定位治具,包括平板,该平板上间距地设有多个刮锡定位槽,各刮锡定位槽具有平整的底壁,两相对的第一夹持壁、第二夹持壁,于底壁上设置让位孔。使用时,只需要将多块PCB一一对应地放置在刮锡定位槽中,使PCB的第一面接触底壁、第二面露出平板,PCB的两侧被第一夹持壁、第二夹持壁夹紧限位不动,即可进行刮锡作业,这种新型PCB刮锡定位治具不但结构简单,而且一次性可多个PCB得到定位,一次性刮锡即可得到多个带锡的PCB,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生产治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超强散热灯具之PCB刮锡定位治具。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201710720364.0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一种导热管与PCB的焊接工艺及夹具,此种工艺的步骤S101是采用锡膏将导热管与PCB粘贴形成待焊接组件,步骤S101只是将导热管和PCB粘贴起来,并没有进行焊接。传统的粘贴方法是通过人工手动刷锡,再进行粘接,然而人工刷锡难以控制锡量的多少,过多时容易溢锡,过少又会脱落,难以控制粘贴质量。除此之外,人工刷锡效率低,人力成本高,导致成品无法做到低价格高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强散热灯具之PCB刮锡定位治具,其不但结构简单,而且一次性可多个PCB得到定位,一次性刮锡即可得到多个带锡的PCB,生产效率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超强散热灯具之PCB刮锡定位治具,包括平板,该平板上间距地设有多个刮锡定位槽,各刮锡定位槽具有平整的底壁,两相对的第一夹持壁、第二夹持壁,于底壁上设置让位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平板为玻纤板,该平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水平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让位孔为矩形孔,该让位孔上下贯通于平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各个刮锡定位槽的两端设有可以供手指伸入以将PCB取出的取出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取出槽为圆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同一平板上设有两排刮锡定位槽,第一排刮锡定位槽与第二排刮锡定位槽左右对称,且第一排刮锡定位槽和第二排刮锡定位槽中间公用一个取出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刮锡定位槽的底壁向上突起有一定位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点位于取出槽的侧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持壁和第二夹持壁靠近取出槽的位置设有限位凹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平板为长方形状,该平板上表面的四个角落向上突起定位柱。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在一块平板上间距地设有多个刮锡定位槽,各刮锡定位槽具有平整的底壁,两相对的第一夹持壁、第二夹持壁,于底壁上设置让位孔,从而制得PCB刮锡定位治具。使用时,只需要将多块PCB一一对应地放置在刮锡定位槽中,使PCB的第一面接触底壁、第二面露出平板,PCB的两侧被第一夹持壁、第二夹持壁夹紧限位不动,即可进行刮锡作业,这种新型PCB刮锡定位治具不但结构简单,而且一次性可多个PCB得到定位,一次性刮锡即可得到多个带锡的PCB,生产效率高。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PCB上表面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PCB下表面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弘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弘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726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