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收发天线、测绘仪及射频识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70715.6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9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辛锦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安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38;H01Q1/5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正奇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质板 收发天线 支撑结构 辐射振子 射频识别器 电性连接 反射振子 移相网络 测绘仪 抵接 本实用新型 板面相对 间隔设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发天线、测绘仪及射频识别器,收发天线包括板面相对的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间隔设置,第一介质板上远离第二介质板的一侧设有辐射振子,第二介质板上靠近第一介质板的一侧设有反射振子,第二介质板上远离第一介质板的一侧设有移相网络,辐射振子与移相网络电性连接,辐射振子与反射振子电性连接,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间设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的一侧与第一介质板抵接,支撑结构的另一侧与第二介质板抵接,以在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之间增加支撑结构的方式降低了收发天线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收发天线、测绘仪及射频识别器。
背景技术
收发天线中,辐射振子和反射振子的间距影响着收发天线的性能。一般辐射振子和反射振子是通过介质板实现间隔设置。当辐射振子和反射振子处于性能较佳位置时,需要的介质板厚度较大。
大厚度的介质板存在制造成本高和加工成本高的问题,如此以致收发天线的成本难以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收发天线、测绘仪及射频识别器,来降低成本。
一种收发天线,包括板面相对的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所述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介质板上远离第二介质板的一侧设有辐射振子,所述第二介质板上靠近第一介质板的一侧设有反射振子,所述第二介质板上远离第一介质板的一侧设有移相网络,所述辐射振子与移相网络电性连接,辐射振子与反射振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间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一侧与第一介质板抵接,支撑结构的另一侧与第二介质板抵接。
上述收发天线,板面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对应承载反射振子、辐射振子及移相网络,通过在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之间的支撑结构使反射振子和辐射振子位置高增益间距,避免了通过加厚位于辐射振子和反射振子间第一介质板来维持二者高增益间距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一般的介质板厚度小于辐射振子和反射振子的高增益间距,通常可通过加厚辐射振子和反射振子间的介质板的厚度来满足二者间的高增益间距,在介质板厚加大时,采用激光或者钻削加工介质板,加工的介质板会存在加工品质稳定性差及加工成本高等问题。以在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之间增加支撑结构的方式,能使位于辐射振子和反射振子间的第一介质板厚度可以选取常规厚度的介质板,避免了辐射振子和反射振子需要通过第一介质板来间隔支撑;如此能使辐射振子和反射振子处于高增益间距的情况下,降低收发天线的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为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第一介质板抵接支撑,支撑柱的另一端与第二介质板抵接支撑,以支撑柱两端对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进行支撑,以使辐射振子和反射振子间隔设置的结构简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包括第一馈电探针和第二馈电探针,所述第一馈电探针的一端与辐射振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馈电探针的另一端与反射振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馈电探针的一端与辐射振子电性连接,第二馈电探针的另一端与移相网络电性连接。第一馈电探针在完成反射振子和辐射振子电性连接的同时,也通过两端的支撑使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保持间隔设置的状态,第二馈电探针在完成反射振子与移相网络的电性连接的同时,也通过两端的支撑使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保持间隔设置的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还包括绝缘柱,所述绝缘柱的一端与第一介质板抵接,所述绝缘柱的另一端与第二介质板抵接。绝缘柱的设置能够降低支撑柱对天线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绝缘柱使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保持间隔设置的结构简单可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柱有多个,所述多个绝缘柱间隔设置于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之间。多个绝缘柱间隔设置的方式能提高绝缘柱对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支撑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安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安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707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扰器天线及具有其手持干扰器
- 下一篇:一种加强密封的汽车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