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玉米灯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369523.3 | 申请日: | 2018-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6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 发明(设计)人: | 林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银旭工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K9/232 | 分类号: | F21K9/232;F21K9/238;F21V19/00;F21V23/06;F21V29/83;F21V31/00;F21Y107/30;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连接件 连接环 驱动电源 盖板 连接筋 壳体 通孔 中空筒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 光源单元 间隔设置 内部中空 散热通道 尾端开口 中空筒形 电连接 盖板盖 可拆卸 腔体 首端 拼接 首尾 贯通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玉米灯,包括:壳体、驱动电源及LED光源模组,所述驱动电源设置在壳体内,所述驱动电源电连接所述LED光源模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盖板及第一连接环,所述盖板盖合于壳体上,所述第一连接环与盖板之间通过多根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筋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环、盖板及相邻的第一连接筋共同构成通孔;所述LED光源模组为中空筒形结构,其包括首尾可拆卸拼接的多个中空筒形的光源单元,所述LED光源模组的首端连接于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环,所述LED光源模组的尾端开口、内部中空腔体以及第一连接件的通孔相贯通并形成一散热通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性能好、结构简单、成本低,功率可调,易更换的LED玉米灯。
背景技术
能源和环境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考验,所以绿色节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以照明为例,LED因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而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或者绿色光源,在照明领域获得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人们的生活中,LED光源被广泛应用,而与传统的真空白炽灯泡相比,LED光源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无需封装在真空玻璃内,耐冲击和碰撞,经久耐用,而且还是一种无污染的无汞光源。然后,因为LED最大发光角度为120°,考虑到发光均匀,特设计成360°发光,其形状如同玉米棒,从而出现了LED玉米灯。因LED功率越大,产生的热量就越大,都还是以常规工艺生产将灯珠用锡膏贴在铝基板上,以贴成单片光源板插组而成,为了更好的散热,很多LED玉米灯中增加了散热器,经过晶片传导到支架到锡膏到铝基板到散热件到塑料表面,热传导率低,灯珠实际使用功率低。及其散热器的增加使LED玉米灯的成本提高,而且体积也变得更大,结构复杂,成本高。且LED玉米灯的光源中,LED芯片的颗粒数量是固定,所要调节器功率时,只能是通过改变电流大小来调整光源的功率,调节范围有限。再者,若光源中多为固定成整体式结构,若出现个别或部分死灯,则与该死灯相串联的部分也无法工作,整体式的光源结构出现死灯后因为无法单独更换光源部分,往往会被直接替换,如此,浪费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玉米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功率可调,易更换且散热性能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LED玉米灯,包括:壳体、驱动电源及LED光源模组,所述驱动电源设置在壳体内,所述驱动电源电连接所述LED光源模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盖板及第一连接环,所述盖板盖合于壳体上,所述第一连接环与盖板之间通过多根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筋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环、盖板及相邻的第一连接筋共同构成通孔;所述LED光源模组为中空筒形结构,其包括首尾可拆卸拼接的多个中空筒形的光源单元,所述LED光源模组的首端连接于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环,所述LED光源模组的尾端开口、内部中空腔体以及第一连接件的通孔相贯通并形成一散热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环上开设有环形连接槽,所述LED光源模组的首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环的环形连接槽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可拆卸的固定设置于相邻光源单元的首尾端之间,进而实现相邻的光源单元的首尾可拆卸拼接。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环的上、下表面均设有环形连接槽,相邻的光源单元的首尾端分别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环的上、下表面的环形连接槽内,进而实现首尾可拆卸拼接。
再进一步的,所述光源单元的首端和尾端分别设有电触头,所述第二连接环设有电极柱,相邻光源单元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环连接时,第一个光源单元尾端的电触头通过所述电极柱与第二个光源单元首端的电触头电连接。
又进一步的,所述光源单元的首端的电触头与尾端的电触头的位置在轴向方向上相错开。
又进一步的,多个光源单元之间呈并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银旭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银旭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95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