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阴极沉积金属片预剥离检测机构及预剥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367482.4 | 申请日: | 2018-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5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太平;唐国华;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际山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C25C7/08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张鲜 |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星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座 探测板 剥离 导杆 光电开关组件 阴极沉积金属 预剥离装置 沉积金属 光电开关 探测组件 向下运动 导杆轴 导向孔 阴极板 本实用新型 相对安装 感应件 可检测 下止点 座轴 穿过 阻挡 成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阴极沉积金属片预剥离检测机构及预剥离装置,包括光电开关组件和探测组件;所述光电开关组件包括安装座及安装于安装座上的光电开关;所述探测组件包括导杆和固定在导杆下端的探测板,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杆穿过导向孔且可相对安装座轴向往复运动,所述探测板上设有当导杆轴向向下运动至下止点时使光电开关打开的感应件;所述探测板在导杆轴向向下运动时可被阴极板上预剥离成功的沉积金属片阻挡。该机构可检测是否已经成功将沉积金属片与阴极板预剥开,从而提高预剥离效率和产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法冶金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阴极沉积金属片预剥离检测机构及预剥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湿法冶炼电解工艺中,电解溶液中的金属会吸附在阴板板上形成单质体,再通过人工或机器剥离后送到熔铸车间制锭。人工方式剥离电解沉积的金属层由于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被逐步淘汰。而单一机器(主剥离)一次剥离设备的成功率低,沉积金属片剥离产量不高。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在沉积金属片剥离前加入增加一台预开口设备以提高剥离成功率和产量:由预开口机将阴极沉积金属片与阴极板剥开一小部分,再由主剥离将阴极沉积金属和阴极板完全剥离。
阴极板沉积金属片预剥离是机械化剥离的核心和难点工序。这是因为实际生产中沉积金属片附着力相对较大,类似于胶条的起撕,只有成功预开口,后续剥离整个沉积金属片才有基础。影响预开口成功率的因素有很多,如阴极板变形、沉积金属层顶部边缘不齐整、阴极板和刀具定位不准确、电解工艺参数波动和电解液杂质超标使沉积金属层附着力加大等,都对机械化预开口作业造成了不利影响,所以是否预开口成功具有不确定性,开口成功率低。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05077166U公开了一种开口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其包括成对安装光电开关本体与光电开关附件,用于检测开口机左侧支架与开口机右侧支架之间是否有工件,未涉及到检测预开口是否成功。因此,急需开发检测沉积金属片是否成功预开口的机构,以提高预开口效率和产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检测是否已经成功将沉积金属片与阴极板预剥开,从而提高预剥离效率和产量的阴极沉积金属片预剥离检测机构、预剥离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阴极沉积金属片预剥离检测机构,预剥离检测机构包括光电开关组件和探测组件;
所述光电开关组件包括安装座及安装于安装座上的光电开关;
所述探测组件包括导杆和固定在导杆下端的探测板,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杆穿过导向孔且可相对安装座轴向往复运动,所述探测板上设有当导杆轴向向下运动至下止点时使光电开关打开的感应件;
所述探测板在导杆轴向向下运动时可被阴极板上预剥离成功的沉积金属片阻挡。
申请人的前期实践探索表明,由于同种金属的不同金属片的光洁度,颜色不一致,即使有成功预开口的金属片,也可能收接不到信号。所以在机架或刀架上安装光电开关直接检测金属片是否预开口准确率不高。另外,若在沉积金属片上安装光电感应件则费时费力,可操作性不高。因此,采用常规的光电检测技术思路不适宜检测沉积金属片是否成功预开口。
本实用新型打破技术常规,采用全新的设计思路实现对沉积金属片是否成功预开口的检测,即,预剥离的沉积金属片位于探测组件轴向向下运动的行程内,利用预剥离的沉积金属片对轴向向下运动的探测组件进行阻挡,光电开关组件无法接收光电感应件的光信号,则说明沉积金属片成功预开口,若轴向向下运动的探测组件能顺利到达下止点,即光电感应件会对光电开关发出的光谱进行反射,从而光电开关接收到光信号后处于打开状态,说明没有预剥离的沉积金属片的阻挡,沉积金属片未成功预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际山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际山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74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管道埋深探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远红外人体感应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