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锌粉收集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66206.6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2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戴鹏;杨俊美;姜慧;吉春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申隆锌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0 | 分类号: | B65D90/00;B22F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许益民 |
地址: | 2257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锌粉收集 釜耳 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 钩吊装置 叉车槽 叉车 锌粉 对接设备 两侧设置 密封效果 向上移动 抽风机 吊起 釜身 逸散 锁链 泄漏 搬运 节约 移动 配合 健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锌粉收集釜,包括釜身、密封圈、两个相对的釜耳、叉车槽以及钩吊装置。本实用新型底部装有叉车槽,搬运时可以用叉车代替人力,锌粉收集结束后,会有专门的设备钩起钩吊装置并且将之移动到其他地方,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两侧设置了两个相对的釜耳,准备收集锌粉时用锁链将釜耳吊起,配合叉车向上移动的动作将本锌粉收集釜向上抬至与对接设备对接,并且利用顶部的密封圈可以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避免抽风机抽到空气而造成锌粉逸散和泄漏等状况,节约成本的同时,工人的健康也得到一定的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锌粉收集釜。
背景技术
在锌粉生产过程的最后需要对锌粉进行收集,由于传输过程中使用抽风机对锌粉的成品进行抽吸,所以在锌粉的出口以及锌粉收集装置的接口处应该尽量保持密封。传统生产工艺中的锌粉收集装置是底部带有支脚和两侧带有把手的铁皮箱,在锌粉收集过程中放置于锌粉出口的下方,密封性得不到保障,收集区域会有锌粉逸散,造成浪费,同时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也有很大的危害。此外,传统的锌粉收集装置在运输时需要靠人力搬运,费时费力,因此需要一种锌粉收集釜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锌粉收集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锌粉收集釜,包括釜身、密封圈、两个相对的釜耳、叉车槽以及钩吊装置。
所述釜身包括上釜身、下釜身以及釜口;形状为圆柱体的所述上釜身位于所述釜身的上方,漏斗状的所述下釜身以上宽下窄的姿态一体连接于所述上釜身的底部,所述釜口设置在所述釜身的顶部。
所述密封圈紧贴在所述釜口的边缘的上方。
所述两个相对的釜耳分别设置在所述上釜身的外部两侧。
所述叉车槽连接于所述釜身的底部,所述叉车槽包括上槽片、下槽片以及槽身;所述上槽片为中空的圆环形且卡在所述釜身的底部边缘,所述槽身的顶端与所述上槽片相连接,所述槽身的底端连接着所述下槽片。以及
所述钩吊装置包括连接杆、吊钩以及横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釜身的内底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吊钩,所述横杆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的两侧,伸出并卡在所述釜身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密封圈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釜口的边缘上方。
优选地,所述两个相对的釜耳是焊接或者一体连接于所述上釜身的外部两侧。
优选地,所述叉车槽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釜身底部。
优选地,所述上槽片的直径大于所述下槽片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吊钩与所述连接杆为焊接或是一体式连接或是铆接或是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钩吊装置位于所述釜身的底部中央位置。
优选地,所述釜身、所述两个相对的釜耳以及所述叉车槽均是关于竖直方向的轴线对称的轴对称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锌粉收集装置相比,底部装有叉车槽,搬运时可以用叉车代替人力,锌粉收集结束后,会有专门的设备钩起钩吊装置并且将之移动到其他地方,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两侧设置了两个相对的釜耳,准备收集锌粉时用锁链将釜耳吊起,配合叉车向上移动的动作将本锌粉收集釜向上抬至与对接设备对接,并且利用顶部的密封圈可以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避免抽风机抽到空气而造成锌粉逸散和泄漏等状况,节约成本的同时,工人的健康也得到一定的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锌粉收集釜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申隆锌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申隆锌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62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