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板夹持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365947.2 | 申请日: | 2018-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0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 发明(设计)人: | 袁弼平;任建军;闫啸遂;郭茄要;豆少梅;郑意川;李现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7/12 | 分类号: | B65G7/12 |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 地址: | 4766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杆 转轮 支撑杆件 转动套 钢板夹 穿孔 齿轮 对转 螺母 偏心 本实用新型 可调节机构 连接为一体 定位装置 焊接固定 摩擦系数 转动连接 提把手 外侧壁 花键 提把 下端 钢板 相交 样式 穿过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板夹持器,包括提把手和两个顶端相交的提杆,所述提把手下端与两个提杆顶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为一体,两个提杆的下端均设置有支撑杆件和反向转轮,两个反向转轮的对转部分采用齿轮形成,所述反向转轮上开设有偏心的穿孔,所述支撑杆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之转动连接的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穿过穿孔并与之通过花键相连接,所述转动套的顶端外侧紧固有限定螺母,所述支撑杆件靠近提杆的一端通过可调节机构与提杆相连接。该装置利用两个反向转轮中间的缝隙,在钢板自重的作用下,由定位装置自行固定,结构简单;两个反向转轮对转部分采用齿轮样式,增大了摩擦系数,使该装置更加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持机构,具体是一种钢板夹持器。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作业中需要使用的大量钢板,通常小块钢板一般采用人工搬运方式,手部直接接触钢板,即使佩戴手套钢板还是容易滑脱,导致挤手和砸脚等现象。另外小块钢板大都是切割而成,一般有大量毛刺,容易造成人员肢体划伤。为解决这一问题,特设计了一种钢板夹持器,解决了人工搬运钢板的安全问题。
该工具主要部位由两个反向旋转的转轮构成,而且两个转轮的对转部分采用齿轮形成。当钢板从两个转轮中间的缝隙进入后,通过转轮的齿轮与其接触增大了摩擦力;抬运钢板时,钢板因自身重力下滑时,当超过一定范围时,两个转轮对转部分的齿轮开始咬合,进一步增加钢板滑脱的阻力,降低钢板滑脱的可能性。
该工具占用空间小,可以放在工具包内,方便作业人员携带,同时也提高了钢板抬运的安全系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板夹持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板夹持器,包括提把手和两个顶端相交的提杆,所述提把手下端与两个提杆顶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为一体,两个提杆的下端均设置有支撑杆件和反向转轮,两个反向转轮的对转部分采用齿轮形成,所述反向转轮上开设有偏心的穿孔,所述支撑杆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之转动连接的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穿过穿孔并与之通过花键相连接,所述转动套的顶端外侧紧固有限定螺母,所述支撑杆件靠近提杆的一端通过可调节机构与提杆相连接。
优选的,两个提杆之间的夹角为小于45度。
优选的,所述限定螺母的外径大于穿孔直径。
优选的,所述可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提杆端面上的调节条形孔和固定板,所述提杆端面位于调节条形孔的两侧设置有多个转动套,所述固定板端侧通过固定螺栓和转动套的螺纹配合与提杆相连接,所述支撑杆件底端与固定板通过焊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利用两个反向转轮中间的缝隙,在钢板自重的作用下,由定位装置自行固定,结构简单;两个反向转轮对转部分采用齿轮样式,增大了摩擦系数,使该装置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钢板夹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钢板夹持器中侧视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钢板夹持器中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59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