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密封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64228.9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0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骏;金小川;余炳星;谢明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震风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7/107 | 分类号: | F16L27/107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卿诚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圈 管套 柔性密封导管 防尘圈 密封圈槽 管子 本实用新型 防尘圈唇口 导管密封 管套外壁 角度转动 密封性好 压缩状态 有效密封 轴向移动 防尘 插入口 两侧壁 移动 朝外 唇形 弧面 套筒 下压 环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密封导管,属于导管密封领域,包括管子、管套和密封圈;所述管套外套在管子一端,其外壁环绕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密封圈槽;该密封圈槽两侧壁的外缘均有一段弧面;所述密封圈由O形圈和L形圈两部分组成,L形圈下压O形圈;所述管套外壁周向接触有唇形防尘圈,该防尘圈固定在管套插入口附近,且不随管套的移动而移动;所述防尘圈唇口朝外并周向压在管套上;所述密封圈和防尘圈工作时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由于该结构,柔性密封导管可有效密封在套筒内,并可以轴向移动和一定角度转动而不脱落,防尘耐用,密封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管密封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柔性密封导管。
背景技术
第一代管路连接采用的是笨重的法兰盘连接,用螺栓将法兰盘连接在一起,该种连接形式零件较为笨重,安装不方便 ;第二代管路连接采用的是两根导管外面套胶管,用两个卡箍进行连接的连接形式,卡箍由箍带、螺栓、螺母、套管、垫圈组成(如HB3-9、 HB3-30、 HB3-31 可拆卸卡箍),该种卡箍零件还是较为笨重、安装不方便 ;第三代管路连接采用的是导管快卸卡箍,该种卡箍由箍带、螺栓、螺母、套管、垫圈、卡圈、刚性凸缘、密封圈等零件组成(如 HB6521 导管连接快卸卡箍),卡箍零件依然笨重,而且安装也不方便 ;第四代管路连接采用的是卡箍、密封圈、管套、套筒组成的铝合金导管柔性连接形式,导管通过管套套在套筒内,通过管套上的密封圈形成管路连接密封,卡箍外套在套筒上,并防止管套从套筒内脱落。这种卡箍重量较轻,安装方便,具有一定的轴向位移补偿和角度补偿。
但管路在轴向位移补偿时,原有的O型密封圈易磨损;角度补偿时,管套存在刮伤套筒的隐患;粉尘也容易随着管套进入到套筒内,这都将严重影响导管连接密封,容易导致液体泄漏,管路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柔性密封导管,并可以轴向移动和一定角度转动而不脱落,防尘耐用,密封性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密封导管,包括管子11、管套12和密封圈13;所述管套12外套在管子11一端,所述管套12内壁有用于管子11限位的止口121,其外壁环绕有用于放置密封圈13的密封圈槽14;所述密封圈槽14突出于管套12外壁,形成一个用于限位的台阶122,且该密封圈槽14两侧壁的外缘均有一段弧面;所述密封圈13由O形圈131和L形圈132两部分组成,L形圈132下压O形圈131;所述管套12外壁周向接触有唇形防尘圈15,该防尘圈15固定在管套12插入口附近,且不随管套12的移动而移动;所述防尘圈15唇口朝外并周向压在管套12上;所述密封圈13和防尘圈15工作时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为了进一步完善,所述O形圈131材料是三元乙丙橡胶或氟橡胶或氟硅橡胶或全氟橡胶或丁腈橡胶。
为了进一步完善,所述L形圈132材料是聚四氟乙烯。
为了进一步完善,所述管子11材料为铝合金或不锈钢或钛合金。
为了进一步完善,所述管套12材料为铝合金或不锈钢或钛合金。
为了进一步完善,所述管子11和管套12为一个整体。
为了进一步完善,所述管子11和管套1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滚压或扣压。
为了进一步完善,所述密封圈槽14两侧壁厚大于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密封导管,包括管子、管套和密封圈;所述管套外套在管子一端,其外壁环绕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密封圈槽;该密封圈槽两侧壁的外缘均有一段弧面;角度补偿时,避免管套刮伤套筒,影响柔性密封导管的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震风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震风航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42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