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器的换热机及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64165.7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7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刘进阳;黄志光;杨林;黄涵钗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廉振保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换热器 冷媒管路 管路换热器 空调器 热机 冷媒接口 制冷量 过热 连通 热交换 本实用新型 液体冷媒 过热度 压缩机 冷量 冷媒 内机 气化 空调 申请 出口 应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换热机及空调器。该换热机包括空气换热器、第一冷媒管路、第二冷媒管路和管路换热器。空气换热器用于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第一冷媒管路与空气换热器的第一冷媒接口连接,第二冷媒管路与空气换热器的第二冷媒接口连接。管路换热器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分别与第一冷媒管路连通,管路换热器的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分别与第二冷媒管路连通。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内机的制冷量。并且对从空气换热器出来的冷媒进行了过热气化,可防止有液体冷媒进入压缩机。同一条件下,管路换热器的设置可提高内机制冷量。还可以在相同制冷量下,降低空气换热器出口的过热度,实现空调内机制冷过热不升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换热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内机在制冷的时候,其出口温度相对较低,其进口在节流前温度相对较高。通常情况下其出口冷媒是直接回到压缩机或经气液分离器后回到压缩机的,并且为了防止有液体进入压缩机,这部分冷媒在回压缩机的过程中也会与外界换热升温,导致这部分冷量散发到室外被浪费掉,以至于限制了空调的能效。并且通常情况下内机在制冷的时候,为了防止出口冷媒含有液体其出口冷媒有一定的过热度,这样在相同条件下,就降低了蒸发温度和蒸发压力,同时也会引起压缩机进口压力变低,使压缩机做功增加,进一步降低了空调的能效。
空调内机在制热的时候,其热负荷变化量一般仅通过压缩机调节,调节形式单一。此时外机在吸收外界环境的温度,由于外界环境温度较低,外机换热器很容易结霜,影响换热效果,并且外机中冷媒蒸发不完全,若直接使其进入压缩机,很容易使压缩机产生液击损坏,一般都要加气液分离器才能避免压缩机液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换热机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存在的冷媒的冷量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换热机,包括:空气换热器,用于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第一冷媒管路,与空气换热器的第一冷媒接口连接;第二冷媒管路,与空气换热器的第二冷媒接口连接;管路换热器,管路换热器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分别与第一冷媒管路连通,管路换热器的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分别与第二冷媒管路连通,管路换热器用于对第一冷媒管路和第二冷媒管路热交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空调器的换热机还包括第一旁通管路,第一旁通管路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冷媒管路上并位于管路换热器的第一接口的一侧,第一旁通管路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一冷媒管路上并位于管路换热器的第二接口的一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空调器的换热机还包括第二旁通管路,第二旁通管路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冷媒管路上并位于管路换热器的第一接口的一侧,第二旁通管路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二冷媒管路上并位于管路换热器的第二接口的一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旁通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一阀门用于控制第一旁通管路的通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旁通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第二阀门用于控制第二旁通管路的通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冷媒管路上设置有第三阀门,第三阀门用于控制第二冷媒管路中的冷媒是否通过管路换热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阀门设置在第二冷媒管路上的与管路换热器的第三接口相靠近的一侧和/或与管路换热器的第四接口相靠近的一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冷媒管路上设置有第四阀门,第四阀门用于控制第一冷媒管路中的冷媒是否通过管路换热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阀门设置在第一冷媒管路上的与管路换热器的第一接口相靠近的一侧和/或与管路换热器的第二接口相靠近的一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冷媒管路上相对于管路换热器远离空气换热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分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41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