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华绒螯蟹养殖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64102.1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92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彭刚;陆全平;严维辉;李佳佳;郝忱;刘国兴;王天乐;唐建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K61/60;A01K61/65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 |
地址: | 21001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围隔 中华绒螯蟹 养殖 试验装置 铁环 石笼 主柱 铁丝 试验 硬质塑料布 正方形结构 水面 生产环境 试验参数 自然条件 小水体 直立 穿装 夯实 培土 升箱 蜕壳 下沿 缝制 放养 平行 开挖 水体 生长 保证 | ||
一种中华绒螯蟹养殖试验装置,由多个根据试验参数设定的结构相同的由围隔(1)围成的试验水面组成,所述围隔(1)呈正方形结构,在正方形的四个角上各设有一个主柱(2),围隔(1)的下沿连接有石笼,石笼埋入围隔下部开挖的沟中并培土夯实,围隔(1)的上沿缝制有防止中华绒螯蟹逃逸的硬质塑料布(3);围隔(1)的上沿各边还连接有多个铁环(4),各铁环(4)用铁丝(5)穿装围成一圈,铁丝(5)在升箱放养时固定在主柱(2)上从而使围隔直立于水体之中,形成多个试验水面。能在养殖现场开展小水体养殖试验,提供相同的养殖自然条件及生产环境平行组,又能保证养殖中华绒螯蟹正常蜕壳生长,保障养殖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技术,尤其是一种中华绒螯蟹对比养殖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中华绒螯蟹养殖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中华绒螯蟹又称河蟹、毛蟹、清水蟹、大闸蟹或螃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经济蟹类,是中国传统的名贵水产品之一。在中国北起辽河南至珠江,漫长的海岸线上广泛分布,其中以长江水系产量最大,口感最鲜美。河蟹是江苏渔业的拳头产品,2010年,江苏河蟹养殖面积近400万亩,产量超过28万吨,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产值近180亿元,分别占江苏渔业产值和内陆渔业产值的22.3%和29.8%。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化、股份制等现代渔业发展的一些元素在河蟹养殖业中不断呈现,进一步推动了河蟹产业的发展壮大。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河蟹消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价格和经济效益也随之上升。目前江苏河蟹养殖亩效益平均在2000元-3000元,效益高的地区在5000元左右。以2010年为例,江苏渔民人均纯收入11106元中有3000元左右来自河蟹,河蟹产业为江苏渔业和渔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随着河蟹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河蟹养殖模式也随之创新。江苏充分利用各类水域资源,不断探索创新河蟹养殖模式,积极推行“小群体、大规格”养殖模式和无公害养殖技术,提高了河蟹规格和质量,逐步形成了湖泊网围养殖、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等多种模式。在生产方式上由“大养蟹”向“养大蟹”转变,走出了一条“大规格、大品牌、低密度、生态化”的生产路子。
在养殖模式及养殖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需对不同养殖模式及养殖技术开展多组平行对照方面的试验研究,以期得出不同放养模式、套养品种、饲养环境、养殖技术等方面的差异对养殖产量和养殖效益方面的影响,以探寻适合江苏当地发展的最适养殖模式及养殖技术。然而在池塘中开展相关方面的试验由于不同塘口间的自然条件不同,在底质、水生植物数量、浮游生物数量、水质等方面存在差异,难以形成统一的养殖条件,对单因素试验对比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养殖试验结果的统计和数据分析。但在水族箱这种小水体养殖试验过程中,虽然环境条件能人为控制在相同的水平,但小空间里河蟹生长缓慢、难以蜕壳,给养殖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带来较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中华绒螯蟹因缺少相应的对比试验场地导致优化养殖参数采集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设计一种可在大水面中进行不同试验条件下养殖试验的中华绒螯蟹养殖试验装置。通过对每个试验装置采用不同的养殖方式进行养殖从而获得最佳养殖参数。这种试验装置能提供相同的养殖自然条件及生产环境,保证中华绒螯蟹正常的蜕壳生长,保障养殖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华绒螯蟹养殖试验装置,其特征是它由多个根据试验参数设定的结构相同的由围隔1围成的试验水面组成,所述围隔1呈正方形结构,在正方形的四个角上各设有一个主柱2,围隔1的下沿连接有石笼,石笼埋入围隔下部开挖的沟中并培土夯实,围隔1的上沿缝制有防止中华绒螯蟹逃逸的硬质塑料布3;围隔1的上沿各边还连接有多个铁环4,各铁环4用铁丝5穿装围成一圈,铁丝5在升箱放养时固定在主柱2上从而使围隔直立于水体之中,形成多个试验水面。
所述的围隔1的边长为10米,高度为1.8米。
所述的硬质塑料布3的长度与围隔相匹配,宽度为30厘米,厚度为1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未经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41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