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64016.0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62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蔡文林;夏新;董熠武;陈贵春;黄惠宁;蓝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英模具(珠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俞梁清 |
地址: | 5190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槽 定位块 模具 上模仁 下模仁 内模 锁条 安装定位块 本实用新型 定位结构 定位效率 配合定位 生产效率 使用寿命 双色模具 转换过程 左右两侧 定位柱 可插入 限位锁 合模 两组 模腔 磨损 加工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模,由上模仁和下模仁组成,所述下模仁设有安装槽,所述上模仁设有可插入安装槽内的锁条,所述安装槽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定位块,两组定位块可相互配合导向并限位锁条;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在内模上安装锁条和定位块进行配合定位的方式,取代了现有技术中在模板上安装定位块、定位柱或定位结构等,使模具的定位以及导向更加简单,精准,提高了模具的定位效率,实现了双色模具的准确合模,减少了模腔转换过程中内模之间的磨损,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产品的加工精度以及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色模具。
背景技术
双色模具在许多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现有双色模具采用的定位方法是在模板上添加定位块、定位柱等;此种方法在安装过程中对定位块,定位柱等的位置要求非常高,若安装位置不恰当,极易导致无法合模,定位效率极低;当模具不能满足其定位以及导向准确度要求时,在模具旋转转换模腔过程中,上下模仁不能达到非常精准的定位,内模之间相互磨损,导致操作者需要经常维修模具,缩短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且模具容易出现段差,降低了产品的加工精度及其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模,提高了定位效率,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内模,由上模仁和下模仁组成,所述下模仁设有安装槽,所述上模仁设有可插入安装槽内的锁条,所述安装槽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定位块,两组定位块相互配合导向并限位锁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定位块对称设置在安装槽的左右侧面上,两组定位块之间设有导向通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安装槽下方设有沟槽,所述导向通道的下部与沟槽连通,所述导向通道和沟槽共同容置并限位锁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锁条包括安装部和连接在安装部下部的定位部,所述安装部通过螺钉安装在上模仁上,所述定位部依次插入导向通道和沟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锁条内侧加工有与沟槽配合的凸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定位部下端设有与定位块配合的第一倒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定位块上端内侧设有与定位部配合的第二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在内模上安装锁条和定位块进行配合定位的方式,取代了现有技术中在模板上安装定位块、定位柱或定位结构等,使模具的定位以及导向更加简单,精准,提高了模具的定位效率,实现了双色模具的准确合模,减少了模腔转换过程中内模之间的磨损,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产品的加工精度以及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模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模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由上模仁3和下模仁4组成,所述上模仁3设有锁条1,所述下模仁4设有安装槽41;锁条1包括安装部11和连接在安装部11下部的定位部12,所述安装部11安装在上模仁3上,通过螺钉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定位部12插入左右两侧均设有定位块2的安装槽41内,两组定位块2可相互配合导向并限位锁条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英模具(珠海)有限公司,未经精英模具(珠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40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
- 下一篇:一种铝塑软管注塑热流道模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