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阀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63020.5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5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亮亮;郑威;叶耿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立林电气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黄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腔体 电磁阀 电磁铁控制 电磁铁组件 第一腔体 体内 开口 电磁控制组件 本实用新型 外部连通 组件安装 美观性 壳体 连通 裸露 隔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阀,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电磁铁组件和电磁铁控制组件,所述壳体内具有相互隔离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电磁铁组件安装在第一腔体内,所述电磁铁控制组件安装在第二腔体上,第一腔体上具有与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二腔体上具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二开口,以解决现有的电磁阀的电磁控制组件裸露设置,安全性和美观性以及安装复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阀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磁阀。
背景技术
电磁阀用途广泛,通常用来开启或关闭各种阀门,以执行自动控制任务。现有电磁阀一般是由壳体、线圈、静铁芯和动铁芯构成,静铁芯固定于壳体内,动铁芯可在壳体内滑动,在通电后,动铁芯被线圈磁化从而吸在静铁芯上,断电后,动铁芯消磁后被回位弹簧归位,从而实现动铁芯的伸缩。由于现有的电磁阀壳体只是用于安装电磁阀组件,而对应的电磁控制组件则裸露设置,这种方式不仅安全性不高,而且也不够美观;或者是安装另外的外壳内,这增加了电磁阀的体积。另外现有电磁阀的壳体一般是由多片金属板拼接而成,现有的金属板之间的拼接一般是采用焊接或者螺栓连接固定,因此不仅拼接过程繁琐,而且效果也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电磁阀,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电磁铁,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电磁铁组件和电磁铁控制组件,所述壳体内具有相互隔离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电磁铁组件安装在第一腔体内,所述电磁铁控制组件安装在第二腔体上,第一腔体上具有与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二腔体上具有与外部连通的第二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底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固定安装在底壳体上且与底壳体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形成于底壳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底壳体为“L”字形,其具有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上壳体固定安装在底壳体的水平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壳体包括底盖和罩盖,所述罩盖扣合在底盖上,并形成第二腔体。
进一步的,所述底盖和罩盖之间卡扣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底壳体的水平部上具有相向设置两翼板,所述上壳体和两翼板卡扣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包括“U”字形的侧板以及“L”字形的顶板,所述侧板与两翼板卡扣连接固定,且侧板的开口端背离底壳体的竖直部,所述侧板和顶板榫卯固定成具有朝向水平部开口的长方体。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由金属材料制成,顶板上具有第一折弯件,所述侧板上具有与第一折弯件相匹配的第一凹口,当第一折弯件弯折至第一凹口内时,所述顶板固定至侧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还具有一弯折部,该弯折部与“L”字的顶板组成“U”字形,弯折部的侧壁上具有第二凹口,所述侧板上具有与第二凹口相匹配的第二折弯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阀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阀的壳体具有两个相互隔离腔体,以用于安装电磁铁组件和电磁铁控制组件,使得电磁铁组件和电磁铁控制组件都能够归置在壳体内,便于后续的安装和使用。另外壳体之间通过卡扣固定连接,便于壳体的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电磁阀的剖视图。
图2示出了壳体的爆炸图。
图3示出了壳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立林电气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立林电气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30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