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线束连接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61783.6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1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周顺;蒋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侨云友星电气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4 | 分类号: | G01R31/04;G01R31/02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郑直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束 本实用新型 电脑检测 线束检测 绝缘体 连接检测装置 电动车 快速检测 线束端子 挡板 弹性插槽 发射模块 检测信号 接收模块 控制模块 检测台 插孔 插柱 夹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线束连接检测装置,涉及线束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检测台、电脑检测模块和线束检测接口,所述电脑检测模块包括发射模块、控制模块和接收模块,所述线束检测接口包括第一绝缘体、第二绝缘体、插孔和线束端子,所述线束端子包括插柱、夹线端和弹性插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通过多组不同颜色的检测信号接口可以快速检测不同型号的线束,通过设置相同型号的接头可以在不知道线束型号的情况下快速检测该线束,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挡板可以在不用时对电脑检测模块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线束连接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线束是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线束产业链包括电线电缆、连接器、加工设备、线束制造和下游应用产业,线束应用非常广泛,可用在汽车、家用电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各种电子仪器仪表等方面,车身线束连接整个车身,大体形状呈H形。电动车线束是电动车制造、维修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线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车的产品质量。
现有技术中线束的检测方法多为电压检测,通过给线束的每条线分时加电,并同时检测另一端的电压情况,根据时序得出每条线的通断情况,而上述线束检测方法只能检测线束的通断,由于整车线束中信号非常多,只用单一的电压信号来进行所有线束的检测无法检测出线束中各类信号传递是否正确。
中国专利申请为CN201721573922.7公开了一种线束检测装置,包括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和控制模块,发送模块包括第一处理器和通讯协议生成器,接收模块包括第二处理器和通讯协议解析器,通过控制模块根据待检测线束类型确定与待检测线束类型对应的目标通讯协议,发送模块采用与目标通讯协议对应的第一检测信号对待检测线束进行检测并将第一检测信号反馈到控制模块,接收模块接收待检测线束传输的第二检测信号并按照目标通讯协议对第二检测信号进行协议解析以生成协议解析信号并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第一检测信号与协议解析信号进行比较以判断待检测线束是否正常。该装置的优点在于:根据待检测线束类型采用不同种类的检测信号进行检测,提高线束检测质量的效果。但是该种设备仍然存在必须在知道待检测线束的类型的情况下才能检测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线束连接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一种电动车线束连接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电脑检测模块和线束检测接口,所述电脑检测模块包括发射模块、控制模块和接收模块,所述电脑检测模块通过合页转动连接于检测台,所述线束检测接口有若干组且线束检测接口位于检测台的侧面,若干组线束检测接口具有不同类型的检测信号可以分别对应不同类型的检测线束,所述线束检测接口包括第一绝缘体、第二绝缘体、插孔和线束端子,所述线束端子包括插柱、夹线端和弹性插槽,所述插柱和夹线端固定连接且插柱卡接于弹性插槽,所述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均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且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绝缘体内设有通孔且所述线束端子贯穿于通孔,所述插孔位于第二绝缘体上且插孔与插柱相适配。
优选的,若干组线束检测接口根据不同的检测信号设置成不同的颜色的线束检测接口。
优选的,所述检测台上设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高度不低于电脑检测模块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检测台的底部设有支脚且支脚上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通过多组不同颜色的检测信号接口可以快速检测不同型号的线束,通过设置相同型号的接头可以在不知道线束型号的情况下快速检测该线束,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挡板可以在不用时对电脑检测模块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侨云友星电气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侨云友星电气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17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