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起动机前端盖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360784.9 | 申请日: | 2018-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5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 发明(设计)人: | 崔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广胜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F7/00 | 分类号: | F02F7/00;F01P11/04;F04B39/12;F04B39/06;H02K5/04;H02K5/20;H02K9/19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4000 四川省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储油筒 散热效果 起动机 导热管 前端盖 散热 降热 硬管 本实用新型 机壳内部 安装板 空心筒 连接管 泄压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动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起动机前端盖,包括机壳。该散热效果好的起动机前端盖,通过设置的机壳,机壳上开设的第一凹槽,实现了第一凹槽对机壳进行散热,通过安装板上固定安装的导热管,从而实现了导热管将机壳内部的热量通过导热管导入储油筒内,进而实现了储油筒内的油对导热管进行降热,同时储油筒内的油还可对机壳进行降热,通过储油筒上连通的硬管,从而实现了待储油筒内热量过高时油经过硬管流入空心筒内进行泄压,同时通过连接管回流到储油筒内,通过储油筒上开设的第二凹槽,从而实现了第二凹槽对储油筒内的油进行散热,进而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方便了起动机前端盖达到散热效果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动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起动机前端盖。
背景技术
起动机按照工作原理分为直流电起动机、汽油起动机和压缩空气起动机等,内燃机上大都采用的是直流电起动机,其特点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且便于维护。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同时也促进了起动机前端盖的技术进步,但是依然存在着缺陷,现在的起动机前端盖结构简单,无法实现对机体进行散热,故而提出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起动机前端盖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起动机前端盖,具备散热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现在的起动机前端盖结构简单,无法实现对机体进行散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散热效果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起动机前端盖,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螺纹孔,所述机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机盖顶壳,所述机壳内腔的顶壁固定安装有贯穿机壳和机盖顶壳并延伸至机盖顶壳顶部的安装筒,所述机壳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储油筒,所述机壳内腔的左右侧壁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的相对面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三个且贯穿安装板并分别延伸至两个所述储油筒内部的导热管,所述机壳的外部开设有位于储油筒下方的第一凹槽,所述储油筒的顶部连通有硬管,所述硬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固定安装有空心筒,所述空心筒的底部连通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与两个所述硬管连通的连接管,所述储油筒的外部开设有第二凹槽。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内部与机壳的左右侧壁均开设有与导热管相适配的穿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呈环形分布在机壳的外部,且第一凹槽的数量不少于十五个。
优选的,所述空心筒的底部与两个所述硬管的相对面均开设有与连接管相适配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呈环形分布在储油筒的外部,且第二凹槽的数量不少于五十个。
优选的,所述机壳的顶部与机盖顶壳的内部均开设有与安装筒相适配的连接孔。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起动机前端盖,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散热效果好的起动机前端盖,通过设置的机壳,机壳上开设的第一凹槽,从而实现了第一凹槽对机壳进行散热,通过安装板上固定安装的导热管,从而实现了导热管将机壳内部的热量通过导热管导入储油筒内,进而实现了储油筒内的油对导热管进行降热,同时储油筒内的油还可对机壳进行降热,通过储油筒上连通的硬管,从而实现了待储油筒内热量过高时油经过硬管流入空心筒内进行泄压,同时通过连接管回流到储油筒内,通过储油筒上开设的第二凹槽,从而实现了第二凹槽对储油筒内的油进行散热,进而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方便了起动机前端盖达到散热效果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储油筒与第二凹槽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广胜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乐山广胜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07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柴油机后端齿轮室结构
- 下一篇:恒温裂解器及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