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的单桩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59225.6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8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曾永平;陶奇;郑晓龙;庞林;杨国静;素延文;董俊;徐昕宇;周川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58 | 分类号: | E02D5/58;E02D27/16;E02D27/42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粘结预应力筋 单桩基础 受压 本实用新型 缓粘结 无粘结预应力 合理设置 计算单桩 结构安全 预留孔道 灌浆 荷载 基础桩 减小 受弯 粘结 桩径 桩身 钢筋 体内 承载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的单桩基础,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内沿纵向设有若干根缓粘结预应力筋,其中,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在所述本体的受拉侧的布置数量大于在所述本体的受压侧的布置数量。本实用新型在单桩基础中增加了缓粘结预应力筋,通过计算单桩基础桩身所受弯矩,根据单桩基础在受拉侧和受压侧所受荷载的不用,在受拉侧需要更大的抗拉强度,因此,在受拉侧设置的缓粘结预应力筋的数量大于受压侧,沿桩身合理设置缓粘结预应力筋,不仅能在满足承载要求的前提下,减小桩径及减少普通钢筋的数量,且把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的优点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无需预留孔道,无需灌浆,施工简便,结构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的单桩基础。
背景技术
悬挂式单轨因墩身较高,线间距较大,基础顶部所受弯矩较大,为了减小开挖及减少施工周期,其基础往往设置成单桩基础,当单桩基础桩身所受弯矩较大时,通过增加桩径及普通钢筋的数量来抵抗桩身弯矩是不经济且不太合理的,因此,如何在满足荷载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减小桩径及打桩深度对单桩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的单桩基础。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的单桩基础,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内设有若干根缓粘结预应力筋,其中,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在所述本体的受拉侧的布置数量大于在所述本体的受压侧的布置数量。
缓粘结预应力筋是指在施工阶段预应力钢绞线伸缩变形自由、不与周围缓凝粘合剂产生粘结,而在施工完成后的预定时期内预应力筋通过固化的缓凝粘合剂与周围混凝土产生粘结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单桩基础中增加了缓粘结预应力筋,且通过计算单桩基础桩身所受弯矩,根据单桩基础在受拉侧(背线路侧)和受压侧(面线路侧)所受荷载的不同,在受拉侧需要更大的抗拉强度,因此,在受拉侧设置的缓粘结预应力筋的数量大于受压侧,沿桩身合理设置缓粘结预应力筋,不仅能在满足承载要求的前提下,减小桩径及减少普通钢筋的数量,且把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的优点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无需预留孔道,无需灌浆,施工简便,结构安全可靠。
特别是,该缓粘结预应力的单桩基础可直接用于装配式安装,由于采用了缓粘结预应力筋,可以在工厂加工时,就预埋缓粘结预应力筋,待运输到现场进行装配时,再张拉该预应力筋,不仅能节约工厂预制和现场安装的时间、工序,减少劳动力成本和施工成本,而且,避免了过早张拉造成的预应力损失。
优选的,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沿着所述本体的垂直线路中心线轴对称设置,方便加工和安装。
优选的,在所述本体布置有多种不同长度的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且越靠近所述本体的顶部区域,所述本体单位面积对应的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的数量越多。根据单桩基础结构受力的要求,可设置多种不同规格的缓粘结预应力筋,在满足荷载要求的情况下,节约了缓粘结预应力筋的设置,节约了材料和施工成本。
具体的,在所述本体的顶部区域且位于受拉侧的相邻两根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之间的夹角为10°-30°,在所述本体的底部区域且位于受拉侧的相邻两根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之间的夹角为40°-80°。
优选的,张拉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时,先张拉长度较长的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再张拉长度较短的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一般来说,张拉预应力筋应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当桩身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95%,并满足10天龄期时进行一期张拉,一期张拉钢束为长度较长的钢束,一期张拉后,待桥墩及梁体架设完成后,张拉剩余钢束。
优选的,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穿出所述本体的顶部,并通过锚具固定在所述本体上。
优选的,所述锚具采用低回缩锚具,回缩值小于或等于10mm,锚具在锚固作业中操作简单有效,而且稳定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592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桩基中心对正装置的桥梁桩基钢筋笼
- 下一篇:一种端承桩导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