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免针管扯拉的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58685.7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16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周美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美琴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管 回弹体 下壳体 固定挡条 固定粘接 缓冲装置 固定套 固定条 上壳体 针管 拉扯 本实用新型 内部固定 内侧表面 医疗领域 拉扯力 缓冲 外部 管套 粘接 嵌入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免针管扯拉的缓冲装置,包括下壳体、上壳体、输液管和管套,涉及医疗领域,下壳体的内部固定粘接有固定挡条,下壳体的内部嵌入有回弹体,回弹体的内侧表面固定粘接有固定套,上壳体的内侧固定粘接有固定条。通过固定挡条达到固定回弹体的效果,通过回弹体达到缓冲输液管受到的外部拉扯力的效果,通过固定套达到连接输液管的效果,同时达到固定输液管的效果,通过固定条达到固定输液管的效果,达到使减少输液管受到的外部拉扯的力度,避免输液管受到拉扯而影响治疗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具体为一种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1.医治,2.疾病的治疗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常见的感冒发烧等在进行治疗的时候除了吃药,更多的是输液,输液又名打点滴或者挂水。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进入静脉,以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静脉输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近500年的波折,在20世纪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成为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而在患者接受输液的时候,往往会因为自己疏忽或者外部因素而拉扯到输液管,影响输液效果和对疾病的治疗,而现有在进行输液时并无任何针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装置,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避免针管扯拉的缓冲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在进行输液的时候不能够避免使输液管受到拉扯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避免针管扯拉的缓冲装置,通过设置固定挡条、回弹体、固定套和固定条,在对患者进行输液的时间,可以达到使减少输液管受到的外部拉扯的力度,避免输液管受到拉扯而影响治疗的效果。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避免针管扯拉的缓冲装置,包括下壳体、上壳体、输液管和管套,外壳包含下壳体和上壳体,输液管嵌入在外壳中,管套固定嵌入在外壳两端;
下壳体的内部固定粘接有固定挡条,下壳体的内部嵌入有回弹体,回弹体的内侧表面固定粘接有固定套,上壳体的内侧固定粘接有固定条。
优选的,固定挡条设置有两个,设置在下壳体的内部两边。
优选的,固定挡条设置为塑胶凸起条状体,且固定挡条设置在回弹体的两端。
优选的,回弹体为金属卷簧状,回弹体通过固定套与输液管连接。
优选的,固定套设置为弧形的空心塑胶管状,沿回弹体的表面设置。
优选的,固定条设置有两个,固定条设置为拱桥状,且设置在上壳体的内侧两边。
(三)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避免针管扯拉的缓冲装置,通过设置固定挡条、回弹体、固定套和固定条,在对患者进行输液的时间,可以达到使减少输液管受到的外部拉扯的力度,避免输液管受到拉扯而影响治疗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避免针管扯拉的缓冲装置,通过固定挡条达到固定回弹体的效果,通过回弹体达到缓冲输液管受到的外部拉扯力的效果,通过固定套达到连接输液管的效果,同时达到固定输液管的效果,通过固定条达到固定输液管的效果,通过以上所述,达到使减少输液管受到的外部拉扯的力度,避免输液管受到拉扯而影响治疗的效果,使用效果很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整体的结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回弹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壳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美琴,未经周美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586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学护理用输液架
- 下一篇:一种背负式输液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