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线路板的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57071.7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8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郑碎武;李煜;苏庆生;乔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先进制造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9 | 分类号: | G01N2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王华强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件 下模 柔性线路板 上模件 下模件 上模 输出端连接 检测设备 检测组件 本实用新型 驱动 机架顶端 自动移动 点检测 漏检 平行 申请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柔性线路板的检测设备包括机架;设于机架底端的下模件;下模件包括第一驱动件以及与第一驱动件输出端连接的下模;第一驱动件驱动下模相对机架Y轴运动;上模件,其包括设于机架顶端的第二驱动件以及与第二驱动件输出端连接的上模;第二驱动件驱动上模相对机架Z轴运动;上模位于下模的上方,并与下模平行;以及设于上模件一侧的检测组件。本申请的实用新型通过上模件以及下模件的配合,自动移动柔性线路板至检测组件进行mark点检测,提升效率的同时也避免了漏检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柔性线路板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MARK点,也叫基准点,是柔性线路板贴片和装配时的基准参考点,MARK点的品质高低直接关系到柔性印刷电路贴片位置和装配位置的准确性,所以在柔性线路板在进行贴片前需要对其形状和灰度等参数进行检测。现有技术中,柔性线路板两端的mark点的检测是通过人工抽检来完成的,人工检测mark点会花费较长时间,效率低,对生产的每一柔性线路板都进行mark点检测,则会产生较大的成本,而且工人检测时,往往会漏检柔性线路板上两个mark点中的一个。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线路板的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柔性线路板的检测设备包括机架;
设于机架底端的下模件;下模件包括第一驱动件以及与第一驱动件输出端连接的下模;第一驱动件驱动下模相对机架Y轴运动;
上模件,其包括设于机架顶端的第二驱动件以及与第二驱动件输出端连接的上模;第二驱动件驱动上模相对机架Z轴运动;上模位于下模的上方,并与下模平行;以及
设于上模件一侧的检测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上模件还包括第三驱动件;第三驱动件设于机架的顶端,其输出端与第二驱动件连接;第三驱动件驱动第二驱动件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收料件;收料件设于下模件的下方,其包括第四驱动件以及与第四驱动件输出端连接收料盒;第四驱动件驱动收料盒相对机架Y轴运动;收料盒位于下模的下方,并与下模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收料件还包括两个收料导轨;两个收料导轨相对机架的Y轴方向设于机架;两个收料导轨相互平行;收料盒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收料导轨滑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下模件还包括两个下模导轨;
两个下模导轨分别位于两个收料导轨上方,一个下模导轨的两端对应连接于一收料导轨的两端;下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下模导轨滑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上模件还包括缓冲块;缓冲块的一端与第二驱动件连接,其另一端与上模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检测组件包括影像检测件以及光源件;
影像检测件包括影像架以及相机;影像架设于上模件的一侧;相机沿着机架的Z轴方向设于影像架;相机位于上模上方,且相机正对上模的一端部;
光源件包括同轴光源以及侧向光源;同轴光源以及侧向光源均设于影像架,分别位于相机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下模沿着自身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安全护罩;安全护罩罩设于机架外;安全护罩的一面开设有操作口;操作口与下模件以及上模件相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安全光栅;
安全光栅设于安全护罩,并与操作口相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先进制造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先进制造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570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涤纶丝套筒检测产线
- 下一篇:一种摄像头影像检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