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臭氧一体化脱硫脱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55302.0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71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周金国;孟现辉;陈学锋;葛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惠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6 | 分类号: | B01D53/76;B01D53/78;B01D53/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反应管 金属网 脱硫脱硝装置 混合管 本实用新型 输气管 一体化 挡板 氮氧化物 二次污染 交叉分布 均匀固定 上端固定 无毒无害 相对侧壁 液态形式 一体成型 上端 电热板 净化罐 内侧壁 外侧壁 右侧壁 左侧壁 内腔 下端 烟气 左端 二氧化硫 回收率 废气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臭氧一体化脱硫脱硝装置,一种臭氧一体化脱硫脱硝装置,包括混合管,所述混合管的内侧壁上端和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金属网,两个所述第一金属网的相对侧壁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金属网,两个所述第二金属网交叉分布,所述混合管的右端一体成型有反应管,所述反应管的内腔左侧壁和右侧壁均均匀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反应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电热板,所述反应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输气管的一端,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净化罐,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臭氧对烟气内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进行继续氧化,使废气与水结合,直接以液态形式进行回收,回收率高,并且臭氧无毒无害,不会发生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臭氧一体化脱硫脱硝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关注越来越多,尤其是对大气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和地方出台的各项环保法规也越来越严格,锅炉所产生的烟气是重要的污染源,目前一个工艺体系内采用湿法工艺同时对烟气进行脱除二氧化硫和脱除氮氧化物,脱硫采用氨肥法,氨水同时作为二氧化硫脱硫剂和脱硝工艺产生的副产物硝酸的中和剂使用,脱硝采用氧化还原法,以脱硫副产物亚硫酸铵盐或亚硫酸氢铵作为氮氧化物的还原剂,并且添加尿素作为还原剂,以含醌-羟基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向脱硝循环液吹入空气,为一氧化氮的氧化反应提供溶解氧和氧化剂,这种方法存在效率低、安全性差、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臭氧一体化脱硫脱硝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一体化脱硫脱硝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臭氧一体化脱硫脱硝装置,包括混合管,所述混合管的内侧壁上端和下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金属网,两个所述第一金属网的相对侧壁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金属网,两个所述第二金属网交叉分布,所述混合管的右端一体成型有反应管,所述反应管的内腔左侧壁和右侧壁均均匀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反应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电热板,所述反应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输气管的一端,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净化罐,所述电热板与外接电源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净化罐的外侧壁右端贯穿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外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喷管,所述喷管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喷头。
优选的,所述净化罐的下端一体成型有废液仓,所述废液仓的内侧壁上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连接条,四个所述连接条的内端固定连接有导流台,所述导流台的上表面与输液管的下端贴合。
优选的,所述混合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废气进入管,所述混合管的外侧壁左端固定连接有臭氧进入管的一端,所述臭氧进入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臭氧发生器。
优选的,所述净化罐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液管。
优选的,所述净化罐的内侧壁上端涂有不粘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臭氧对烟气内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进行继续氧化,产生可与水反应或者溶于水的物质,再通过净化罐与水直接接触,使废气与水结合,直接以液态形式进行回收,回收率高,并且臭氧无毒无害,不会发生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流台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合管,2、反应管,3、电热板,4、挡板,5、输气管,6、净化罐,7、第一金属网,8、第二金属网,9、输液管,10、喷管,11、喷头,12、导流台,13、连接条,14、废液仓,15、臭氧发生器,16、臭氧进入管,17、废气进入管,18、排液管,19、不粘层,20、进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惠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唐山惠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553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