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拟负载状态下的超声钻削振幅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52337.9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7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原路生;赵波;李鹏涛;王毅;赵重阳;王晓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H1/16 | 分类号: | G01H1/16;G01M1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45401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位移传感器 负载施加装置 测力仪 负载力 测力仪传感器 数据采集系统 振幅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计算机连接 检测超声 模拟负载 钻削装置 锁刀座 超声 钻削 螺栓 固定压力 滚珠丝杠 活动支架 实时显示 水平固定 伺服电机 外部框架 直线导轨 装置底座 装置顶部 钻削刀具 测力 施加 电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负载状态下的超声钻削振幅检测装置,它包括负载施加装置、测力仪、激光位移传感器、装置外部框架和被检测超声钻削装置;所述负载施加装置,通过固定压力板于装置两侧滚珠丝杠连接的直线导轨之间进行施加负载力;所述测力仪水平固定于装置底座上;激光位移传感器通过活动支架固定于装置顶部;所述测力仪的测力仪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系统与计算机连接;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系统与计算机连接;所述被检测超声钻削装置放置于锁刀座内,锁刀座通过螺栓固水平定于测力仪上。本实用新型将测力仪传感器优势与负载施加装置优势互补,通过伺服电机实现对钻削刀具负载力的大小的控制,通过电脑实时显示负载力和振幅的变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声振动钻削加工机械领域的振幅测量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模拟负载状态下的超声钻削振幅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产品中硬脆材料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对机械零件加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超声加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高校及各科研单位,也逐渐开始研发超声加工装置,而在研发过程中,特别是对于超声钻削领域研发时,对于刀具振动振幅测量一直只能进行空负载状态下的测量,无法有效的测量负载状态下刀具的振动振幅大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快捷且可实现不同负载状态下的的模拟负载状态下的超声钻削振幅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拟负载状态下的超声钻削振幅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由顶座、支撑杆和底座构成,所述底座上设置一个测力仪传感器,所述测力仪传感器上设置一个锁刀座,所述锁刀座上设置有超声钻削装置,所述超声钻削装置通过导线与超声波电源连接,所述超声钻削装置的上端设置有钻削刀具,所述支撑框架上设置两个丝杠和两个直线导轨,两个所述丝杠和两个所述直线导轨均分别位于所述锁刀座的两侧,两个所述丝杠上均设置一个丝杠螺母,两个所述丝杠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并且一个所述丝杠的端部与伺服电机连接,两个所述直线导轨上分别设置一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设置有压力板,每一个所述直线导轨上的滑块与同一侧的所述丝杠上的丝杠螺母连接在一起,所述压力板上设置有贯通孔,该贯通孔与所述钻削刀具相对应,所述顶座上设置有激光位移传感器,该激光位移传感器与所述钻削刀具相对应,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和测力仪传感器分别与计算机连接。
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固定于活动支架一端,所述活动支架另一端安装于所述顶座上,上述各部件连接处均通过预紧螺栓固定,在测量时可通过调整螺栓预紧力,来调整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位置和方向。
所述压力板通过上端与下端同轴向加工出不同尺寸锥形通孔,使所述钻削刀具的刀尖可由通孔上端露出,通过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振幅,实际测量中根据被测量钻削刀具尺寸不同,可提前更换不同孔径尺寸参数的压力板。
所述支撑框架整体采用强度和刚度较好的合金钢制作安装,有效提升整体负载力的承受极限,使装置具有良好的耐用性。
通过所述伺服电机的转动控制所述压力板高度,来改变装置施加负载力的大小;所述被检测超声钻削装置放置于所述锁刀座内,所述锁刀座通过螺栓水平固定于所述测力仪传感器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突破了传统超声加工检测方法中只能检测刀具振幅或刀具负载的情况,实现了一种可以检测在负载状态下,钻削刀具的刀尖振幅检测的装置。
2、本实用新型将测力仪传感器优势与负载施加装置优势互补,通过伺服电机的控制调整负载施加装置压力板高度,使用电脑检测可实现钻削刀具负载力大小的实时显示,可准确固定钻削刀具所承受的负载力大小。
3、本实用新型为保证整体框架负载承受能力,在选择框架材料时,选择刚度较高的合金钢等材料,可保证在测量时,整体装置框架不易变形,且有效提升被测量的极限负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523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