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大功率电磁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51901.5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8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厦;董明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福特继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16 | 分类号: | H01H50/16;H01H50/14;H01H50/12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0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出脚 动簧 动簧片 动接触 小型大功率电磁继电器 折叠 簧片 本实用新型 簧片横截面 继电器负载 产品负载 散热性能 一体设置 导通率 接触组 轭铁脚 多层 桥接 铁脚 铜脚 温升 相贴 轭铁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大功率电磁继电器,包括轭铁、静接触组和动接触组,动接触组包括动簧片,动簧片设置有动簧引出脚,动簧片上一体设置有至少一片与动簧引出脚并排的动簧辅助引出脚,动簧辅助引出脚折叠后与动簧引出脚相贴接组成动接触组引出脚,优点在于通过将产品簧片进行多层折叠代替产品轭铁脚,直接进行脚引出,在保证簧片横截面积的情况下,产品负载线路减少桥接,簧片与引出脚一体,由于铜脚的导通率和散热性能要比铁脚好,提高了继电器负载路线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了产品温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继电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小型大功率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使用广泛的电子元件,不论继电器的动作原理如何,结构形式如何千差万别,它们都是由接受输入信号(感应机构)、比较机构和执行机构(输出电路)三部分组成,电磁继电器接受输入信号通常由线圈引出脚输入电流输入,输出电路通常由动接触组引出脚和静接组引出脚与外部相连接。
如图1所示,原先继电器负载线路是通过簧片焊接或者铆接在轭铁上,然后由轭铁引出脚作为动接触组引出脚,这种情况下线路需要桥接;随着继电器的整机的发展,通常要求继电器体积小而负载大,而负载增大后继电器内部发热所引起的温升会影响继电器的寿命,而现有技术的铁脚的导通率和散热性则相对差一些。
2018年02月13日公开授权的201720834263.1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小型大功率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系统和接触系统,磁路系统包括轭铁,接触系统包括静接触组和动接触组,动接触组包括动簧片,特点是轭铁设置有轭铁引出脚,动簧片设置有动簧引出脚,轭铁引出脚与动簧引出脚相贴接组成动接触组引出脚;优点是该继电器的温升小、体积小,能保障大负载时的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但使用者希望能够有一种导通率和散热性能更好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通率和散热性能比现有技术更好的小型大功率电磁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型大功率电磁继电器,包括轭铁、静接触组和动接触组,所述的动接触组包括动簧片,所述的动簧片设置有动簧引出脚,所述的动簧片上一体设置有至少一片与所述的动簧引出脚并排的动簧辅助引出脚,所述的动簧辅助引出脚折叠后与所述的动簧引出脚相贴接组成动接触组引出脚。
所述的动簧辅助引出脚可以为两片。
与所述的动簧引出脚相邻的所述的动簧辅助引出脚后端通过铆钉与所述的动簧引出脚一起固定在所述的轭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产品簧片进行多层折叠代替产品轭铁脚,直接进行脚引出,在保证簧片横截面积的情况下,产品负载线路减少桥接,簧片与引出脚一体,由于铜脚的导通率和散热性能要比铁脚好,提高了继电器负载路线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了产品温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簧片坯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动簧片坯料进行多重折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动簧片坯料进行多重折叠后形成动接触组引出脚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福特继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福特继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519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继电器
- 下一篇:基于半硬磁的节能型接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