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药物中间体真空浓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351897.2 | 申请日: | 2018-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7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堂中堂(天津)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1/30 | 分类号: | B01D1/30;B01D53/04;B01D46/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2 | 代理人: | 李姗姗 |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西青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滑槽板 真空浓缩罐 滑槽 换热器本体 真空浓缩装置 本实用新型 药物中间体 滑动安装 活性炭板 滤网板 排气管 转轴 排气管内壁 两端焊接 转动安装 出液管 固定架 进液管 贯穿 出料 排气 异味 嵌入 体内 堵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药物中间体真空浓缩装置,包括换热器本体、泵、转轴、真空浓缩罐本体、滤网板和活性炭板,所述真空浓缩罐本体顶端嵌入固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内壁两端焊接有第一滑槽板和第二滑槽板,且排气管位于第一滑槽板和第二滑槽板上开设有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所述滤网板贯穿第一滑槽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板内,所述活性炭板贯穿第二滑槽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板内,所述转轴通过固定架转动安装在真空浓缩罐本体内,所述换热器本体通过出液管与真空浓缩罐本体相连通,所述泵通过进液管与换热器本体和真空浓缩罐本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具备效率高,防止结晶后堵塞无法正常出料和防止排气时产生异味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浓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药物中间体真空浓缩装置。
背景技术
药物中间体真空浓缩装置是指:在中药、食品、保健品等生产过程中,低温浓缩、干燥等设备在真空状态下采纳蒸汽加热进行浓缩和干燥时利用真空度来控制蒸发温度,在相关浓缩液和干燥膏含水量较大时蒸发温度可以根据真空来进行控制。一旦含水量逐渐减少后其加热温度就会上升就会破坏药的热敏物质。无奈大多企业只能采用热水来加热,控制低温生产,这样效率低、能耗大。
然而,当前的真空浓缩罐的蒸发效果不佳,同时因液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容易结晶,经常导致真空浓缩罐的锥体部位堵塞,造成浓浆无法正常排放,且在排放气体时,会带有异味,无法进行处理,影响工作人员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中间体真空浓缩装置,具备效率高,防止结晶后堵塞无法正常出料和防止排气时产生异味的优点,解决因液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容易晶,经常导致真空浓缩罐的锥体部位堵塞,造成浓浆无法正常排放,且在排放气体时,会带有异味,无法进行处理,影响工作人员的舒适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药物中间体真空浓缩装置,包括换热器本体、泵、转轴、真空浓缩罐本体、滤网板和活性炭板,所述真空浓缩罐本体外表面底端嵌入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背离真空浓缩罐本体的一端啮合安装有防滑脚垫,所述真空浓缩罐本体顶端嵌入固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内壁两端焊接有第一滑槽板和第二滑槽板,且排气管位于第一滑槽板和第二滑槽板上开设有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所述排气管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滤网板贯穿第一滑槽滑动安装在第二滑槽板内,所述活性炭板贯穿第二滑槽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槽板内,所述真空浓缩罐本体内焊接有固定架,所述真空浓缩罐本体底端嵌入固定有排放口,所述转轴通过固定架转动安装在真空浓缩罐本体内,且转轴上焊接有钢刷,所述转轴背离固定架的一端啮合安装有第二锥型齿轮,所述排放口外表面一端焊接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上啮合安装有第一锥型齿轮,所述第一锥型齿轮与第二锥型齿轮啮合传动,所述换热器本体通过出液管与真空浓缩罐本体相连通,且出液管上啮合安装有温度计,所述泵通过进液管与换热器本体和真空浓缩罐本体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共设有四个,且四个支撑架以真空浓缩罐本体以矩形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上螺旋固定有盖板,且盖板内啮合安装有密封垫圈。
优选的,所述滤网板通过螺栓螺旋固定在螺纹孔内。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板通过螺栓螺旋固定在螺纹孔内。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嵌入固定有电源插头,且电源插头通过导线与换热器本体、泵和电机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达到了药物中间体真空浓缩装置使用时,通过电源插头外接电源打开电机,通过电机带动第一锥型齿轮旋转,第一锥型齿轮通过与第二锥型齿轮啮合传动使转轴旋转,使钢刷对真空浓缩罐本体的进行刮取,防止因液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容易结晶,造成出料困难,使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且在不妨碍出料的情况进行出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堂中堂(天津)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堂中堂(天津)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518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