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玉米授粉专用传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51679.9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5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田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5 | 代理人: | 付石健 |
地址: | 652112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授粉 上壳部 下壳部 连接面 套袋 本实用新型 上端开口 上端 采粉器 出料口 封闭壳 壳体 玉米 连通 上端面开口 对称设置 上下设置 下端开口 开口侧 塑料袋 磁铁 套接 贴合 异性 开口 组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玉米授粉专用传粉装置,包括采粉器、传粉管和授粉套袋;采粉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组装在一起的壳体,壳体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壳部和下壳部,上壳部为上端和一侧为开口的封闭壳,上壳部开口侧设置有连接面,两个上壳部的连接面贴合在一起,两个连接面内装有互为异性的磁铁;下壳部为上端面开口的封闭壳,下壳部上端开口小于上壳部上端开口,下壳部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连通传粉管;授粉套袋为下端开口的塑料袋,授粉套袋上端连通传粉管,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方便,能够实现玉米授粉传粉功能,套接方便,满足了现在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装置,具体是一种玉米授粉专用传粉装置。
背景技术
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但由于其遗传性较为复杂,变异种类丰富,在常规的育种过程中存在着周期过长、变异系数过大、影响子代生长发育的缺点,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不但克服了上述缺点和不足,同时也提高了育种速度和质量。
玉米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农作物,在对玉米进行育种时,经常需要人工授粉,人工授粉主要步骤包括花粉的传递,但是现在很多传粉装置套接困难,花粉传递不均,不能满足现在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授粉专用传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玉米授粉专用传粉装置,包括采粉器、传粉管和授粉套袋;
采粉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组装在一起的壳体,壳体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壳部和下壳部,上壳部为上端和一侧为开口的封闭壳,上壳部开口侧设置有连接面,两个上壳部的连接面贴合在一起,两个连接面内装有互为异性的磁铁;
下壳部为上端面开口的封闭壳,下壳部上端开口小于上壳部上端开口,下壳部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连通传粉管;
授粉套袋为下端开口的塑料袋,授粉套袋上端连通传粉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为塑料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设置在玉米植株上端花朵上,授粉套袋套接在玉米植株下端花朵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下端装有固接在下壳部上的海绵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粉管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安装在出料口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方便,能够实现玉米授粉传粉功能,套接方便,满足了现在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玉米授粉专用传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玉米授粉专用传粉装置中采粉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玉米授粉专用传粉装置,包括采粉器1、传粉管2和授粉套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田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田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516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