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锁解锁电路、电子锁驱动电路和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48639.9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7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永;王世朝;李蒙蒙;梁旭;王昊月;王亮;倪维东;张海亮;李嘉;周文细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瓦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装置 电子锁 掉电 电容电路 解锁电路 解锁 失电 被充电装置 发生故障 驱动电路 电连接 释放 停电 本实用新型 充电过程 电容充电 电容放电 脉冲电流 上电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锁解锁电路、电子锁驱动电路和充电装置,能够保证充电装置掉电后可以确保充电装置与被充电装置之间的电连接部分顺利解锁。通过设置,能够在充电装置上电时为失电释放电容电路中的电容充电切在充电装置掉电时失电释放电容电路中的电容放电形成脉冲电流,以使所述电子锁解锁的失电释放电容电路。使得该电子锁解锁电路能够在充电装置发生故障或停电导致装置掉电后仍可以确保充电装置与被充电装置之间的电连接部分顺利解锁,拓宽了充电装置在发生故障或停电导致装置掉电时,充电装置自身的应对处理手段,同时改善充电过程中用户的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功率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锁解锁电路、电子锁驱动电路和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为电能驱动的装置进行大功率充电过程中,充电装置与被充电装置的电连接部分由于会通过较高的电压及电流。为保证人员安全,一般会在充电装置与被充电装置的电连接部分设置电子锁,通过对电子锁输入特定信号,才能改变充电装置与被充电装置的电连接部分的连接状态。
例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充电枪是充电桩与汽车传输电能的纽带,为保证人员安全,为防止操作不当引发触点隐患,会在充电枪上使用电子锁装置。由于脉冲驱动电子锁功耗小,发热量小,寿命长等优点。所以市面上正负脉冲是当前电子锁的主流驱动方式。
而现有的脉冲式驱动电子锁在充电桩因突发情况停电时无法解锁,导致车量无法充电又无法挪动更换充电桩或离开,对用户使用会带来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锁解锁电路、电子锁驱动电路和充电装置,能够保证充电装置掉电后可以确保充电装置与被充电装置之间的电连接部分顺利解锁。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锁解锁电路,可以用于解锁大功率充电装置的充电连接单元的电连接状态,可以包括:
失电释放电容电路,可以用于:
在充电装置上电时为失电释放电容电路中的电容充电;
在充电装置掉电时失电释放电容电路中的电容放电形成脉冲电流,
以使电子锁解锁。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电子锁解锁电路还可以包括:
隔离电路,用于将高压电路部分于低压电路部分进行隔离。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隔离电路可以包括光耦隔离开关U1。
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失电释放电容电路可以包括:
接收充电装置上电状态的电平信号的电阻R3与三极管NPNQ1;
串联于电阻R3与所述三极管NPNQ1的集电极之间的继电器K1的线圈;
阳极与充电装置的第一直流电源相连接的二极管D1;
与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接的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容相连接,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其中,电阻R1能够通过继电器K1与电子锁P1的引脚1相连接,电子锁P1的引脚2能够通过继电器K1接地。
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隔离电路可以包括光耦隔离开关U1,光耦隔离开关U1的输入用于接收充电装置上电状态的电平信号,光耦隔离开关U1的输出与失电释放电容电路相连接。
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光耦隔离开关U1的发光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电阻R2接充电装置的第二直流电源,光耦隔离开关U1的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
失电释放电容电路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瓦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特瓦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486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冰箱智能锁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通行控制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