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切口结直肠癌用无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47056.4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6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贺志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志云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17/94;A61B1/31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730030 甘肃省兰州***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直肠癌 无瘤 外杆 内杆 肿瘤 微型摄像装置 医疗器械技术 本实用新型 手术安全性 腹腔镜 直肠 固定连通 贯通连接 水平横向 圆周等距 肿瘤位置 充气囊 进气管 齿轮 滑轮 移动 齿条 杆身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免切口结直肠癌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免切口结直肠癌用无瘤装置,该免切口结直肠癌用无瘤装置,包括外杆,所述外杆顶部的右侧贯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外杆的杆身沿水平横向绕圆周等距离开设有凹槽,该凹槽上固定连通有充气囊。该免切口结直肠癌用无瘤装置,通过微型摄像装置能使该装置无需腹腔镜就能观察直肠内的肿瘤位置,从而使该无瘤装置在使用时能更加精准的观察到肿瘤与该装置之间的距离,再通过滑轮和齿条以及齿轮能够精确的将内杆移动至肿瘤的附近,从而使内杆能移动至做手术最佳的位置,从而提高了做手术时的精确性,达到了提高手术安全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免切口结直肠癌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免切口结直肠癌用无瘤装置。
背景技术
腹腔镜手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至结肠、直肠切除术,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以其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并能取得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同的效果,得到了迅速发展。经过20余年的探索和积累,腹腔镜辅助结直肠手术已日趋完善。微创外科作为现代外科的重要标志之一越来越受到外科医师及病人的关注,在遵循手术根治原则前提下尽量减少创伤并最大程度的保留功能是目前肿瘤外科治疗的发展趋势之一,而无瘤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先配合腹腔镜将无瘤装置放入病人的直肠内将直肠撑起从而方便之后的手术,同时避免手术进行前有尖锐的手术器械对肿瘤组织造成破损。
现有的无瘤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医生先将腹腔镜放入人的直肠中查看肿瘤的位置再将该装置放入直肠中,而此时医生需要通过自己手部的力量将无瘤装置的内杆推至肿瘤的附近,而人工推动的力量是非常难将内杆推动至做手术最佳的位置,从而降低了手术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免切口结直肠癌用无瘤装置,具备能精确调整无瘤装置内杆位置的优点,解决了人工推动的内杆是非常难将内杆推动至做手术最佳的位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精确调整无瘤装置内杆位置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免切口结直肠癌用无瘤装置,包括外杆,所述外杆顶部的右侧贯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外杆的杆身沿水平横向绕圆周等距离开设有凹槽,该凹槽上固定连通有充气囊,所述外杆的内壁上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与进去管相互连通,所述通气管与凹槽相互连通,所述外杆底部的内壁上沿水平横向等距离固定连接滑轮,所述滑轮的背部固定连接有微型摄像机,所述滑轮的上方滑动连接有内杆,所述内杆的正面铺设有齿条,所述齿条的正面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内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外杆的背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优选的,所述内杆正面的长度长于外杆正面的长度,所述内杆侧面的直径小于外杆的侧面直径,且内杆活动插接于外杆的内腔中。
优选的,所述微型摄像机的正面长度长于外杆,所述微型摄像机的摄像头位于外杆左侧的管口处,且微型摄像机的显示器位于外杆右侧的管口外。
优选的,所述齿轮位于内杆正面的外侧,所述齿轮位于外杆正面的内腔中,所述固定杆贯穿于外杆正面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齿条侧面的形状为梯形,且齿条的正面长度与内杆的正面长度相同。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免切口结直肠癌用无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志云,未经贺志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470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外科椎管撑开复位器
- 下一篇:具有撑开和固定骨缝功能的截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