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稳定炉前给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45313.0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5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年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国耀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2 | 分类号: | F23C10/22 |
代理公司: | 太原倍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1 | 代理人: | 骆洋 |
地址: | 030002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出料口 落料管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 炉前给料系统 缓冲料仓 取料螺旋 梯形体状 稳定运行 双螺旋 堵料 锅炉 炉膛 向下倾斜设置 机组 给料系统 炉前给料 人力物力 运行周期 装置设计 落料口 给料 料仓 自动化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稳定炉前给料系统,解决了现有给料系统存在炉前给料困难、料仓易蓬料、落料管堵料、机组不能稳定运行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梯形体状的缓冲料仓,缓冲料仓底部的出料口对接取料螺旋机,取料螺旋机的出料口对接梯形体状的落料管,落料管对接向下倾斜设置的进料双螺旋机,进料双螺旋机的出料口对接炉膛落料口。本实用新型装置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解决了给料困难、易蓬料、堵料、机组不能稳定运行等问题,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周期长,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稳定炉前给料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生物质燃料资源分布广,受季节影响大,具有种类多、高水分低热值、堆积密度小等特点,而且生物质燃料含土、沙、废铁等杂物比较多,造成生物质电厂炉前给料困难、料仓易蓬料、落料管堵料、机组不能稳定运行等问题。因此,配置简洁、可调、稳定的炉前给料系统,是减少炉前给料系统故障率、提高电厂年运行小时数的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稳定炉前给料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稳定炉前给料系统,包括缓冲料仓、取料螺旋机、落料管和进料双螺旋机;缓冲料仓的外形为梯形体状,缓冲料仓底部的出料口对接取料螺旋机的进料口;落料管的外形为梯形体状,落料管的顶部进料口对接取料螺旋机的出料口,落料管的底部出料口对接进料双螺旋机的进料口;进料双螺旋机向下倾斜设置,进料双螺旋机的出料口对接炉膛落料口。其中,缓冲料仓和落料管的外形均为梯形体状,所述的梯形体为上、下面平行且为长方形,四个侧面均为梯形,由此围成的立体图形,即缓冲料仓(落料管)的顶部进料口及底部出料口均为长方形、其四个侧壁倾斜设置且均为梯形,缓冲料仓(落料管)的顶部进料口的面积小于其底部出料口的面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缓冲料仓的侧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85度,落料管的侧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85度,进料双螺旋机向下倾斜的角度为15度。将缓冲料仓和落料管设计成夹角为85度的梯形体状可以有效防止物料在料仓及落料管内形成蓬料的现象,避免了物料运行不畅的问题。将进料双螺旋机设计成向下倾斜15度,这样可以使物料产生下滑的状态,便于螺旋推进物料,另一方面由于这样设计可以使得后部灰尘无法堆积,从而避免了螺旋传动轴承进灰的现象,能够更好的保护机械传动运行。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落料管上设置有气动防火插板门。气动防火插板门可以有效防止炉膛正压产生回火现象,利用气动防火插板门可及时把炉膛与料仓隔离,起到防回火作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炉膛落料口上设置有密封风进口和拨料风进口。密封风可以防止运行中炉膛的火苗回窜到进料管内,拨料风能把落进炉膛的燃料通过高压气体均匀的抛撒到炉膛内,起到燃烧稳定的作用。
使用时,燃料从干料棚经过散料给料机到皮带机运到梯形体状的缓冲料仓内,缓冲料仓存储量可满足锅炉30min的用量,缓冲料仓的作用体现在:一方面存储少量燃料,起到锅炉给料连续缓冲作用;另一方面兼做燃料分配器。取料螺旋机水平布置在缓冲料仓底部,通过螺旋杆的旋转,将燃料从缓冲料仓中旋转取出;取料螺旋机将燃料通过梯形体状的落料管输出到下方的进料双螺旋机入口,燃料通过进料双螺旋机直接将燃料推入锅炉炉膛内。进料双螺旋机与锅炉安装有一定的坡度,进料双螺旋机向下倾斜设置,即进料双螺旋机的进料口高于其出料口,进料双螺旋机优选向下倾斜15度。燃料通过螺旋的推力在炉膛入口前端形成料塞,防止窜火,燃料自然滑落到炉膛落料口。在炉膛落料口加装拨料风装置,拨料风装置把燃料吹散落到炉膛内。
本实用新型装置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解决了给料困难、易蓬料、堵料、机组不能稳定运行等问题,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周期长,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国耀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国耀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453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