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智能家居设备的防盗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44589.7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6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蒋玉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玉松 |
主分类号: | E06B5/11 | 分类号: | E06B5/11;E06B7/28;H04N7/18;G08B13/02 |
代理公司: |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4 | 代理人: | 刘慧 |
地址: | 223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家居 设备 防盗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智能家居设备的防盗门,包括墙体、锁芯和振动传感器,所述墙体上固定有门框,且门框的内壁安装有防盗门本体,并且门框与防盗门本体的连接处安装有铰链,所述墙体的外侧固定有摄像头,且摄像头设置于门框的上方,所述防盗门本体的两侧均安装有把手,所述锁芯设置于钥匙孔的边侧,所述振动传感器设置于门框的顶部,且振动传感器的边侧连接有电线,所述振动传感器通过电线与控制器相互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另一电线与摄像头相互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连接有网络输送系统。该带智能家居设备的防盗门,设置有基于WIFI无线网的网络输送系统,能够及时的将疑似入侵者的影像发送给房主的移动设备,以供房主辨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智能家居设备的防盗门。
背景技术
防盗门具有安全防护性能并符合防盗安全级别的门,能够对外人的入侵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阻挡。
然而现有的防盗门在房子出现疑似入侵者时,不能采用直观地方式将信息传递给房主,以供房主进行辨别。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的防盗门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智能家居设备的防盗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在房子出现疑似入侵者时,不能采用直观地方式将信息传递给房主,以供房主进行辨别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智能家居设备的防盗门,包括墙体、锁芯和振动传感器,所述墙体上固定有门框,且门框的内壁安装有防盗门本体,并且门框与防盗门本体的连接处安装有铰链,所述墙体的外侧固定有摄像头,且摄像头设置于门框的上方,所述防盗门本体的两侧均安装有把手,且把手的下方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元件,并且红外线感应元件的底部固定有钥匙孔,所述锁芯设置于钥匙孔的边侧,且锁芯安装于锁孔中,并且锁孔固定于门框的边侧,所述振动传感器设置于门框的顶部,且振动传感器的边侧连接有电线,所述振动传感器通过电线与控制器相互连接,且控制器的上方设置有另一电线,所述控制器通过另一电线与摄像头相互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连接有网络输送系统,且控制器通过网络输送系统与移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优选的,所述门框与防盗门本体构成转动结构,且防盗门本体的宽度小于门框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把手关于防盗门本体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2个,且防盗门本体的安装高度低于摄像头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锁芯与锁孔贯通连接,且锁孔镶入式安装于门框内部。
优选的,所述振动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且振动传感器与门框构成螺栓连接的拆卸安装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带智能家居设备的防盗门,设置有基于WIFI无线网的网络输送系统,能够及时的将疑似入侵者的影像发送给房主的移动设备,以供房主辨别;
1.红外线感应元件能够通过体温感应人体的接近,若是采用钥匙开门便能够及时阻断电信号,若是人在防盗门门口久久不离去,红外线感应元件会将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会将摄像头拍到的图像发送给房主的移动设备;
2.门框的上方安装有振动传感器,遇到入侵者暴力破门时,振动通过防盗门本体传送给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将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便能够将摄像机拍到的画面发送至房主的移动设备中;
3.网络输送系统基于WIFI无线网络,遇到入侵或者疑似入侵的情况,能够及时将摄像头拍到的画面发送到房主的移动设备中,以供房主辨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玉松,未经蒋玉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445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