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柱顶预留钢筋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43512.8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3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瞿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华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12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钢筋套筒 连接装置 预留钢筋 柱顶 下层钢筋 连接板 螺栓 内侧壁 防火性能 钢筋连接 螺纹连接 上层结构 钢结构 结构柱 框架柱 受力 装设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柱顶预留钢筋连接装置。包括有下层钢筋、钢筋套筒、连接板、螺栓,其中连接板置于结构柱顶的位置,钢筋套筒固定在连接板上,下层钢筋固定在钢筋套筒的内侧壁上,螺栓装设在下层钢筋的顶部、且采用螺纹连接在钢筋套筒的内侧壁上。本实用新型的柱顶预留钢筋连接装置,解决框架柱分期施工的钢筋连接问题,成本低廉,受力可靠,耐久性好,防火性能好,施工方便快速,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如果加建的上层结构为钢结构,则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优势更能体现,值得推广使用。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柱顶预留钢筋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柱顶预留钢筋连接装置,特别是一种柱顶预留钢筋连接装置,属于柱顶预留钢筋连接装置的创新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柱钢筋连接的种类很多,如钢筋绑扎搭接、焊接、套筒连接等,这些连接主要用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当某些业主由于特殊原因,要求按楼层分期建设,就带来结构施工难度,按现行国家规范要求,框架柱的纵向钢筋在柱顶要求互相弯折锚固,或锚固在周边楼板内,当后期需要加层施工时,新增的上层钢筋要与下层钢筋的连接一般有三种结构,第1种是植筋连接结构,困难在于柱顶钢筋很多很密,难以找到空隙将上层钢筋植进去,就算找到空隙也难以适合上层钢筋的位置要求;第2种是焊接连接结构,需要将下层锚固好的钢筋掰直,在施工现场将钢筋掰直很困难,对原结构的破坏面也比较大,甚至会直接影响下层楼层内正常使用;第3种是绑扎连接结构,由于绑扎搭接要求的钢筋长度大于钢筋的锚固长度,此种方法需要将钢筋加长,不方便;总之,以上3种方式是传统的常规方式,施工不方便,施工周期长,施工质量不易保证,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领域,需要分期建设的工程比较普遍,前期工程与后期工程的钢筋连接一直是个连接弱点,如果前期与后期工程的施工单位有变化,出了质量问题责任不清,容易扯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柱顶预留钢筋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受力可靠,耐久性好,防火性能好,施工方便快速,经济效益好,是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柱顶预留钢筋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柱顶预留钢筋连接装置,包括有下层钢筋、钢筋套筒、连接板、螺栓,其中连接板置于结构柱顶的位置,钢筋套筒固定在连接板上,下层钢筋固定在钢筋套筒的内侧壁上,螺栓装设在下层钢筋的顶部、且采用螺纹连接在钢筋套筒的内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柱顶预留钢筋连接装置,解决框架柱分期施工的钢筋连接问题,成本低廉,受力可靠,耐久性好,防火性能好,施工方便快速,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如果加建的上层结构为钢结构,则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优势更能体现,值得推广使用。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柱顶预留钢筋连接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柱顶预留钢筋连接装置,包括有下层钢筋1、钢筋套筒2、连接板3、螺栓4,其中连接板3置于结构柱顶的位置,钢筋套筒2焊接在连接板3上,下层钢筋1与钢筋套筒2采用螺纹连接固定在钢筋套筒2的内侧壁上,螺栓4装设在下层钢筋1的顶部、且采用螺纹连接在钢筋套筒2的内侧壁上。
本实施例中,上述连接板3设有灌注孔5。可以向灌注孔内灌注混凝土并振捣,当需要连接上层钢筋1时,用扳手拧开螺栓4,将上层钢筋1拧入即可。
本实施例中,上述连接板3是钢板。
本实施例中,上述钢筋套筒2与连接板3采用坡口焊接。
本实施例中,上述螺栓4是六角螺栓。
本实施例中,上述连接板3上焊接有若干个钢筋套筒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华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华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435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