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在线CT机的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43510.9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5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宋奕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先迅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6 | 分类号: | G01N23/0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测器 本实用新型 固定部 使用寿命 一端设置 体结构 顶盒 两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在线CT机的探测器,包括外壳、本体、固定部,所述外壳为一无顶盒体结构;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固定于外壳上,另一端设置于本体的顶部并将本体的下部设置于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两组安装部,该安装部用于将外壳设置于在线CT机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减少了外力对探测器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的损坏,提高了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线CT机,尤其涉及了一种用于在线CT机的探测器。
背景技术
CT机是一种对穿透射线所经过的物质断面进行扫描,再通过计算机技术显示该层面结构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现有的CT机采用X射线对产品进行检测,X射线是由于原子中国的电子在能量相差悬殊的两个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粒子流,是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很短约介于0.01~100埃之间,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领,能透过许多对可见光不透明的物质。目前,通过将探测器安装于CT机上,并在CT机上设置有光源发射器,从而对物质内部进行检测。但是,目前在将探测器固定在CT机上时,通常采用固定螺钉或者焊接的方式,由于探测器为精密电子配件,即便其外侧为金属框架结构,也还是无法承受过大的外力,前述的惯常固定方式会对探测器造成损坏,影响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线CT机的探测器,结构简单,减少了外力对探测器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的损坏,提高了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用于在线CT机的探测器,包括外壳、本体、固定部,所述外壳为一无顶盒体结构;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固定于外壳上,另一端设置于本体的顶部并将本体的下部设置于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两组安装部,该安装部用于将外壳设置于在线CT机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包括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上开设有与本体对应的成像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部为一卡扣结构,其底部固定设置于外壳外、顶部卡接于本体的顶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组安装部分别设置于外壳的两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组安装部均包括支撑件与安装带,所述支撑件设置于外壳的外部;所述安装带的两端设置有连接件,该连接件连接并收紧所述安装带的两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穿孔,安装带的一端穿过穿孔后通过连接件连接于安装带的另一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本体为直接型非晶态硒本体本体或间接型非晶态硅本体本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直接型非晶态硒本体包括非晶硒层与薄膜半导体阵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间接型非晶态硅本体包括闪烁体层、非晶硅层、薄膜半导体阵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闪烁体层为硫氧化钆或碘化铯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减少了外力对探测器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的损坏,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直接型非晶态硒本体的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间接型非晶态硅本体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先迅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先迅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435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小径管焊缝探伤的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在线CT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