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流对撞射流式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42790.1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5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孙广东;赵龙;吕冠梦;沙倩;申彪;蒋云钟;吴昊;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环域生态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河长智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04 | 分类号: | B01F3/04;B01F5/04;B01F5/06;C02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阳区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纳米气泡 本实用新型 对撞 射流 双流 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文丘里管 单管 粒径 文丘里管装置 对撞式结构 环形圆盘状 扩散 二次破碎 反作用力 固定装置 数量要求 便捷性 传统的 对撞式 泡沫流 微纳米 湍流 对向 流体 能耗 水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流对撞射流式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文丘里管,所述文丘里管设置有两个,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双流对撞式的结构设计,两股含微纳米气泡的流体发生对向撞击,产生了比传统单管射流高1.5‑3倍的湍流强度,促使微纳米的二次破碎,使微纳米气泡产生的数量更多,粒径变得均匀,本实用新型通过两股泡沫流对撞,使微纳米气泡的的扩散方式变为360°环形圆盘状形式,有利于微纳米气泡的扩散,由于特殊的对撞式结构设计,水体对其的反作用力很小,因此该装置在水下工作时,无需其它的固定装置,便捷性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单管文丘里管装置相比,在对产生相同粒径,相同微纳米气泡数量要求下,所需能耗更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质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流对撞射流式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水中溶解氧的浓度高低表示水域的自净能力,目前综合水体生态修复工程中,使用曝气装置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是一个关键点技术手段。
在相同条件下,微纳米曝气与普通曝气方法相比,微纳米曝气方法在相同时间内向水中输入的气量更多,作用的范围更广。微纳米曝气设备体积小,比传统曝气设备使用起来更加便捷,能耗更低,并且,微纳米气泡可以长时间保持在水中,能够大幅提高水体的溶解氧,且气泡直径小于50微米时,其气泡界面呈负电性,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气浮效果明显,同时微纳米气泡周围附着着一些有氧化能力的自由基,为水体修复系统提供了高浓度活性氧化剂,能大大提高水体的综合指标,所以本实用新型新型提出一种双流对撞射流式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本实用新型基于文丘里射流法,采用独特的双流对撞式结构设计,实现了更稳定的微纳米气泡制备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和该方法做出之前,国内外其它的微纳米气泡的发生方法有加压溶气释气法、水温差法、电场法、微波法、文丘里射流法等,基于以上几种方法,配合旋切、离心等装置来制备微纳米气泡。
其中,加压溶气释气法及其相关装置是通过在特殊的溶气罐中,改变气体压力,使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发生变化,再通过突然的压力恢复使溶解的气体以微纳米气泡形式析出,析出的微纳米气泡数量较多,粒径均匀,但是该装置的溶气罐溶气效率低、整个操作复杂、制造成本高,能耗高,且大多数应用在气浮技术中,应用领域范围小。水温差法明利用冷热水混合时,低温水有气体放出,来制备生成纳米气泡,但是此方法无法精确控制水温的温差,而且所制备出的微纳米气泡数量少,这个装置的工作部件多,配合复杂,能耗高。电场法是通过在水中通电,分别在正负极板产生微纳米气泡。这种发生方式产生的微气泡直径大多介于20~60 μm,气泡尺寸的可控性好,但存在气泡量较少、电极消耗、能耗较高等缺点,在很多实际应用中对电解装置有严格要求。
文丘里射流法是通过利用各种剪切力作用,将气体粉碎使之形成微纳米气泡进入液相中,此方法操作简单,能耗较低,而文丘里射流式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因其具有“结构紧凑、不易堵塞、通量大”等优点具有重要应用潜力,但是,传统的单管文丘里式射流装置由于射流方向单一不能形成360°全方位射流,产生的微纳米气泡在河湖水体应用时扩散不均匀、扩散不充分,同时射流所需压力较大造成能耗较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对撞射流的360°微纳米气泡发生方法及发生装置,可便捷地形成360°微纳米气泡的发生和扩散,同时降低所需射流压力和能耗即可获取较小粒度微纳米气泡,这是微纳米气泡发生技术广泛应用于河湖水体处理的必然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双流对撞射流式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环域生态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河长智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环域生态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河长智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427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烯烃掺混料仓的尾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旋转式自吸式碟形纳米气泡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