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纳米红外加热圈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42112.5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7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荀运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泽荣瀚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4 | 分类号: | B29C45/74;H05B3/48;H05B3/10;B29C45/76;B29C45/78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加热 加热圈 节能型 本实用新型 合页 炮筒 转轴 轴承 温度压力检测仪 报警器 对称开设 高效环保 红外电热 内部安装 内圈固定 位置相对 发生器 反射层 隔热层 热损失 槽壁 报警 维修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纳米红外加热圈,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一侧均对称开设有位置相对的两个凹槽,凹槽的顶端和底端的槽壁均嵌设有轴承,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设有合页,合页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两个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内部均设有炮筒,炮筒的内部安装有纳米红外电热发生器。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纳米红外加热圈,通过设置的高效环保隔热层和反射层能够减少热损失,通过设置温度压力检测仪能够有效的检测加热圈内部的温度和压力,当加热圈内部的温度和压力出现异常时,报警器发出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及时维修加热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圈,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型纳米红外加热圈。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加热圈是注塑机必不可少的的一部分。
通常注塑机现有的加热圈都是普通的铁皮发热圈,在使用中加热慢,热转换效率低,正常转换率只达到百分之七十五,热能效率利用低,热损失大,热量无法充分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纳米红外加热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加热圈都是普通的铁皮发热圈,在使用中加热慢,热转换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纳米红外加热圈,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一侧均对称开设有位置相对的两个凹槽,所述凹槽的顶端和底端的槽壁均嵌设有轴承,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设有合页,所述合页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两个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内部均设有炮筒,所述炮筒的内部安装有纳米红外电热发生器,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外壁夹层由外至内依次设有防热辐射喷层、不锈钢外壳、反射层和高效环保隔热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另一侧中部均安装有固定块,且所述固定块的中部开设有螺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内侧接触连接处均固定设有弹性橡胶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效环保隔热层的一侧设有反射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外壳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温度压力检测仪和报警器,且所述温度压力检测仪的检测探头置于炮筒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报警器与温度压力检测仪电性连接,所述温度压力检测仪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纳米红外电热发生器通过开关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纳米红外加热圈,通过设置的防热辐射喷层能够提高加热圈表面温度,吸热能力大大提高,通过设置的高效环保隔热层和反射层能够减少热损失,通过设置温度压力检测仪能够有效的检测加热圈内部的温度和压力,当加热圈内部的温度和压力出现异常时,报警器发出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及时维修加热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提升气缸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合页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外壳;2、第二外壳;3、固定块;4、螺孔;5、合页;6、凹槽;7、转轴;8、轴承;9、炮筒;10、反射层;11、高效环保隔热层;12、不锈钢外壳;13、防热辐射喷层;14、纳米红外电热发生器;15、温度压力检测仪;16、报警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泽荣瀚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泽荣瀚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421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