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翻料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340877.5 | 申请日: | 2018-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4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 发明(设计)人: | 田建平;梁运祥;彭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润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5/10 | 分类号: | B01F5/10;B01F5/24;B01F5/26 |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万利 |
| 地址: | 6182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折流板 螺旋搅拌 搅拌轴 本实用新型 螺旋搅拌叶 对称设置 筒体底端 左右两侧 翻料机 进料口 翻料 腔内 筒体 体内 机械设备领域 筒体上端面 皮带转动 上下两端 上下循环 出料口 上端 内壁 电机 开口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机械设备领域的一种翻料机,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端面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筒体内设置有螺旋搅拌腔,所述螺旋搅拌腔的上下两端为开口,所述螺旋搅拌腔内贯穿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上端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电机,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螺旋搅拌叶,所述螺旋搅拌腔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折流板A,所述筒体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折流板B,相邻所述折流板A与折流板B之间设置有间隙,最底侧所述折流板B与筒体底端连接,所述螺旋搅拌腔正下方的筒体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通过在螺旋搅拌腔内设置螺旋搅拌叶,当物料从进料口进入筒体内,通过折流板A和折流板B实现上下循环翻料,能够实现循环翻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料机,具体为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一些堆料需要定时进行翻料,比如堆粪,如果不及时进行翻料,不进行日晒和通风,就容易因内部发酵而产生气味,同时易滋生各种害虫,这些都会对环境产生不好的影响。
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机械进行堆料的翻料工作,主要依靠人工翻料,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少数利用简单的搅拌机械进行堆料的翻料工作,存在翻料不彻底的问题,造成堆料发酵产生气味的问题依然存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翻料机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料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翻料机,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端面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筒体内设置有螺旋搅拌腔,所述螺旋搅拌腔的上下两端为开口,所述螺旋搅拌腔内贯穿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上端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电机,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螺旋搅拌叶,所述螺旋搅拌腔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折流板A,所述筒体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折流板B,相邻所述折流板A与折流板B之间设置有间隙,最底侧所述折流板B与筒体底端连接,所述螺旋搅拌腔正下方的筒体底端设置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筒体底端有支撑架,所述筒体底部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折流板A与螺旋搅拌腔外壁的连接角度为45°。
优选的,所述折流板B与筒体外壁的连接角度为4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螺旋搅拌腔内设置螺旋搅拌叶,当物料从进料口进入筒体内,通过折流板A和折流板B实现上下循环翻料,然后落到筒体的底端,再通过螺旋搅拌叶提升,直到提升到螺旋搅拌腔上端,从螺旋搅拌腔上端溢出,实现循环翻料,本装置结构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循环翻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进料口;3-螺旋搅拌腔;4-搅拌轴;5-电机;6-螺旋搅拌叶;7-折流板A;8-折流板B;9-出料口;10-支撑架;11-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润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润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408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