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丝锥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40059.5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9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龚兴;张光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圆兴(厦门)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G5/06 | 分类号: | B23G5/06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杨玉芳;杨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柄杆 出液口 螺牙段 丝锥 冷却液 螺牙部 切削 周向间隔 进液口 配置的 切削槽 中轴线 冲洗 冷却 本实用新型 导流通道 轴向配置 内螺纹 校准部 上端 内开 外周 延展 轴向 连通 成型 流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丝锥,包含:螺牙段、沿轴向配置于螺牙段上侧的柄杆段;所述螺牙段具有多个沿周向间隔配置的切削槽,相邻的两切削槽之间具有一螺牙部;各所述螺牙部包含:用以成型内螺纹的切削部、位于切削部和柄杆段之间的校准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柄杆段的外周开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配置的凹槽,各凹槽沿轴向延展;所述柄杆段的上端具有供冷却液流入的进液口,所述柄杆段的各凹槽的槽底开设有多个供冷却液流出以冲洗和冷却螺牙段的第一出液口,所述柄杆段内开设有连通进液口和多个第一出液口的第一导流通道;所述螺牙部沿径向与所述丝锥中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丝锥中轴线的距离。冷却液可经由第一出液口对切削部进行冷却和冲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属于丝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丝锥。
背景技术
螺纹有分外螺纹和内螺纹,相比较外螺纹,内螺纹的加工难度比较大,加工内螺纹的方式有车加工,螺纹铣刀加工,丝锥加工,其中丝锥加工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丝锥的类型有挤压丝锥,切削丝锥。其中在目前的市场下,切削丝锥的使用量远远高于挤压丝锥的使用量,且切削丝锥的使用范围比挤压的丝锥的更广,基本任何材料都可以用切削丝锥加工。目前丝锥钻孔行业效率一直在提高,之前丝锥加工的线速度基本为15M/MIN,现在普遍提高到40M/MIN,这样在丝锥在加工切削中刀口产生的瞬间热量非常的大,如果没有及时的冷却丝锥很容易失效。现有技术中在丝锥上开设有从柄杆延伸至切削部的第一导流通道,并在切削部和校准部开设有连通螺纹的第二导流通道。但直径不大于M10的开设有从柄杆延伸至切削部的第一导流通道的丝锥在使用时,使用寿命还不到直径大于M10的1/3,且随着直径越小,使用寿命就越短,同样,在没有开设高压内油孔和侧冷孔的直径不大于M10的丝锥在40M/MIN的线速度的条件下加工时,丝锥容易磨损失效,一把丝锥可加工出的螺丝孔的数量亦达不到原先线速度为15M/MIN时的一半,在加工时需要更换频繁,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了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直径不大于M10的丝锥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柄部内部开设有导流通道以及在柄部外周开设有凹槽的直径不大于M10的小直径丝锥,用以实现冲洗和冷却小直径丝锥的切削部,达到在加工时实现对切削部的冷却和对切削屑的冲洗。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丝锥,包含:螺牙段、沿轴向配置于螺牙段上侧的柄杆段;所述螺牙段具有多个沿周向间隔配置的切削槽,相邻的两切削槽之间具有一螺牙部;各所述螺牙部包含:用以成型内螺纹的切削部、位于切削部和柄杆段之间的校准部;所述柄杆段的外周开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配置的凹槽,各凹槽沿轴向延展;所述柄杆段的上端具有供冷却液流入的进液口,所述柄杆段的各凹槽的槽底开设有多个供冷却液流出以冲洗和冷却螺牙段的第一出液口,所述柄杆段内开设有连通进液口和多个第一出液口的第一导流通道;所述螺牙部沿径向与所述丝锥中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所述丝锥中轴线的距离。
较佳地,所述第一导流通道包含:一沿轴向延展且连通进液口的第一流道部、与多个所述凹槽分别对应的多个第二流道部;各第二流道部由上至下向外倾斜,且连通第一流道部和位于与之对应的凹槽上的第一出液口。
较佳地,所述螺牙段的最大外径不大于M10的最大外径。
较佳地,所述第二流道部的中轴线与所述丝锥的中轴线的夹角的值小于10°。
较佳地,所述第一导流通道包含多个第一流道部和多个第二流道部,与多个所述凹槽分别对应;各第一流道部沿轴向延展且连通进液口,各第二流道部由上至下向外倾斜;各所述凹槽上的第一出液口通过与各所述凹槽对应的第二流道部连通于与各所述凹槽对应的第一流道部。
较佳地,各所述第二流道部的孔径由第一出液口沿所述第二流道部的中轴线由所述第一出液口向内逐渐缩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圆兴(厦门)精密工具有限公司,未经圆兴(厦门)精密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400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