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可分离手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337150.1 | 申请日: | 2018-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6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 发明(设计)人: | 罗礼新;涂敏;戴天童;常伟;李纪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嘉德电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连接 手机主体 连接线 天线 子头 母头 手机 本实用新型 一端设置 电池壳 固定簧 后侧面 可分离 电池 电池壳表面 电池壳内部 金属材料 摄像头孔 外侧设置 固定件 卡板 连通 传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可分离手机,包括手机主体,所述手机主体后侧面设置有电连接母头,所述手机主体外侧设置有电池壳,所述电池壳内部设置有加强天线,所述加强天线底部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一端设置有电连接子头,所述电连接子头底部设置有卡板,所述电池壳表面设置有摄像头孔,所述手机主体后侧面设置有固定簧,所述固定簧一端设置有固定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强天线、电连接母头、电连接子头和连接线,在手机进行工作时,电连接母头通过连接线与电连接子头连接,使加强天线与手机主体实现连通,能够通过增加加强天线来增强手机主体的信号质量,并且电池壳不是金属材料的,能够使信号顺利传送,增强了信号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可分离手机。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大多数是大屏机,而且是触摸电容屏,也有部分是电阻屏,功能强大实用性高。但是现有的手机存在着信号不稳定的问题,亟待改进。
因此,发明一种电池可分离手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可分离手机,通过加强天线、电连接母头、电连接子头和连接线,电连接母头通过连接线与电连接子头连接,使加强天线与手机主体实现连通,能够通过增加加强天线来增强手机主体的信号质量,并且电池壳不是金属材料的,能够使信号顺利传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可分离手机,包括手机主体,所述手机主体后侧面设置有电连接母头,所述手机主体外侧设置有电池壳,所述电池壳前侧面设置有加强天线,所述加强天线底部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一端设置有电连接子头,所述电连接子头底部设置有卡板,所述电池壳表面设置有摄像头孔,所述手机主体后侧面设置有固定簧,所述固定簧一端设置有固定件。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外胶垫、铰接件和横板,所述外胶垫内侧设置有多个铰接件,所述铰接件两侧均设置有横板。
优选的,所述外胶垫由橡胶材料制成,相邻两个所述铰接件铰接。
优选的,所述电连接子头与电池壳固定连接,所述卡板与电池壳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池壳后侧面设置有商标。
优选的,所述摄像头孔外侧设置有保护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加强天线、电连接母头、电连接子头和连接线,在手机进行工作时,电连接母头通过连接线与电连接子头连接,使加强天线与手机主体实现连通,能够通过增加加强天线来增强手机主体的信号质量,并且电池壳不是金属材料的,能够使信号顺利传送,增强了信号质量;
(2)通过设置卡板和固定件,将固定件从上方向下塞入卡板内侧时,铰接件在铰接处弯曲,当外胶垫完全进入卡板内侧时,固定簧拉动电池壳紧紧贴合手机主体,在手机主体掉落时,电池壳在与手机主体有分离趋势时,固定簧伸长,能够吸收一部分力,防止电池壳与手机主体分离,有利于提高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壳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壳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主体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机主体、2电连接母头、3电池壳、4加强天线、5连接线、6 电连接子头、7卡板、8摄像头孔、9固定簧、10固定件、101外胶垫、102 铰接件、103横板、11商标、12保护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嘉德电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嘉德电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71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天候高清摄像智能手机
- 下一篇:指纹键与空格键集成模组及其移动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