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发器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6951.6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0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涂其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道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516899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身 进液口 出液口 连通 蒸发器弯管 缓冲管 多段 本实用新型 出液口压力 出液孔 迂回部 缓冲 压差 平行 泄漏 变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发器弯管,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以及连接进液口和出液孔的多段管身,所述多段管身之间相互平行;相邻的管身之间通过迂回部连通,与所述出液口连接的管身和进液口连接的管身之间连通有一缓冲管。在出液口的管身和进液口连接的管身之间连通有一缓冲管,由于两个部位在工作时具有压差,压力较高的出液口处的流体会被少量地缓冲到进液口处,避免出液口压力过高而变形、泄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弯管,尤其是涉及一种蒸发器弯管。
背景技术
蒸发器的换热腔内一般安装有弯管,汽化的制冷剂在弯管内流动,与管外的载冷剂交换热量。但由于经过热交换后,弯管进液口和出液口处的制冷剂流体有较大温差,即在换热过程中制冷剂在接近出液口处其体积会发生膨大而具有较高的压强。由于弯管形状曲折,管道内的压强难以平均而稳定,导致出液口处的压力无法分散、降低,出液口容易因压力过大而变形或泄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弯管出液口处压力过高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蒸发器弯管,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以及连接进液口和出液孔的多段管身,所述多段管身之间相互平行;相邻的管身之间通过迂回部连通,与所述出液口连接的管身和进液口连接的管身之间连通有一缓冲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出液口的管身和进液口连接的管身之间连通有一缓冲管,由于两个部位在工作时具有压差,压力较高的出液口处的流体会被少量地缓冲到进液口处,避免出液口压力过高而变形、泄露。在平衡出液口处的压力同时,少量的流体交换并不会影响换热效率。而相对于出液口泄露,少量流体的混合导致的热交换效率下降带来的损失是可以接受的。
进一步的,与所述出液口连接的管身设有一收缩区,所述收缩区的内半径小于其他区域的内半径;所述缓冲管的一端连通在收缩区上。
收缩区的截面积减少,导致其流速增加,从而在该区域产生较低的压强,进一步促进出液口处的高压流体通过缓冲管进入收缩区。
更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管其截面面积沿进液口向出液口减小。
缓冲管的截面积逐渐减小,可避免流体因进液口处产生湍流而倒灌回出液口。
优选的,所述缓冲管连接在出液口一端的开口为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缓冲管连接在出液口一端的开口为四边形。
优选的,所述缓冲管连接在出液口一端的开口为五边形。
优选的,所述缓冲管连接在出液口一端的开口的边缘开有至少一个断面为v形的凹槽。
由于弯管内的流体大多为气液混合状态,而缓冲管的开口较小,极易在开口处形成球形气泡和液膜,最终堵塞缓冲管。本实用新型特别将缓冲管出液口的一端开口设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或边缘开有至少一个断面为v 形的凹槽,减少液膜的形成,即便形成液膜开口的棱角处也会在毛细作用下吸收更多的液体,使液膜中间的厚度降低而破裂。
优选的,所述进液口与出液口位于多段管身的同一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缓冲管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缓冲管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缓冲管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缓冲管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道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道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69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发器换热部件
- 下一篇:一种立式层叠型蒸发式冷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