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奶牛秋冬季节恒温喂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336507.4 | 申请日: | 2018-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2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 发明(设计)人: | 石成成;孙瑜徽;张远山;杨小聪;高世强;韩艳峰;王维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工商学院;山东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7/02 | 分类号: | A01K7/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陈晓敏 |
| 地址: | 264026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饲喂槽 加热槽体 奶牛 恒温控制装置 水槽 温度传感器 复式双层 加热元件 加水装置 喂水装置 喂水 水泵 本实用新型 封闭式结构 控制器通信 体内盛装 条件控制 高效化 加热槽 饲喂 连通 自动化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奶牛秋冬季节恒温喂水装置,其解决了目前奶牛秋冬季节无法实现恒温喂水、条件控制不精确等一系列问题,实现了奶牛在秋冬季节无法恒温喂水方面的高效化、自动化、简约化,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复式双层喂水槽、加水装置和恒温控制装置;所述复式双层喂水槽包括饲喂槽体,饲喂槽体内盛装饲喂用水,所述饲喂槽体套设于加热槽体内,饲喂槽体和加热槽体连接形成封闭式结构;所述加水装置包括水泵,水泵与饲喂槽体、加热槽体均连通;所述恒温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饲喂槽体的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加热槽体的加热元件,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元件均与控制器通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奶牛秋冬季节恒温喂水装置。
背景技术
奶牛在冬季和春季饮水并不少于夏季和秋季,原因主要在于夏季和秋季供给奶牛的青绿多汁饲料比较多,而冬季和春季所供给的青绿多汁饲料相对不足,干物质供给量较多,因此,在冬季和春季里也要注意供给奶牛充足的水。奶牛忌饮冰碴水,实践证明,在给奶牛饮水时最好将水加热到10℃~25℃,另外,奶牛需要全天供水,而不应按顿供水,全天供水可明显提高产奶量。
一般奶农认为,冬季气温偏低,蒸发量小,奶牛代谢慢,饮用水量会较少,而实际上,由于冬季所供给的青绿多汁饲料相对夏秋季节不足,干物质供给量偏大,奶牛正常的生理用水需求并没有减少,因此,要纠正这一错误观念。如果奶牛饮水不足,将直接导致奶牛产奶量的下降,引发胃肠功能紊乱,引起连锁反应。产奶期的奶牛比不产奶的奶牛需水量要大很多。如日产奶30公斤,日供水量90~110公斤才能满足奶牛的需要。一月龄的犊牛,其需水主要来自奶中的水分,1~3月龄的犊牛日供水量要求在10公斤上下,3~6月龄的犊牛则需达15公斤,青年母牛平均日需水量在30公斤左右。总之,无论采取什么方式供水,都必须保证奶牛饮水充足。
冬季要坚决避免按顿供水的不良习俗,保障全天按需供应水,因此要在舍内安装自动饮水器,实践表明,舍内安装自动饮水器后,奶牛比在舍外每天饮水2次,可多饮水20%左右,产奶量增加3.5%以上。
一般来讲,奶牛的耐受力较强,对气温、水温等条件要求不是很苛刻,但是为了奶牛高产或培育优质后备牛,奶牛养殖者有必要对为其供应适宜温度的水。对成年奶牛来讲,12℃~14℃可保证其正常饮用;对产奶妊娠牛要适当提高到15℃~16℃;对1月龄内的犊牛要保证饮用水温在35℃~38℃之间。如果让奶牛饮用过凉的水尤其是冰碴水,不仅要多消费热能,而且能使胃肠受寒,引发消化不良并导致妊娠母牛流产。但是,奶牛饮用水水温过高也不好,如果在冬季长时间给奶牛饮20℃的温水,则会使奶牛的体质变弱,表现为胃肠的消化机能减退,很容易患感冒。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奶牛秋冬季节恒温喂水装置,其解决了目前奶牛秋冬季节无法实现恒温喂水、条件控制不精确等一系列问题,实现了奶牛在秋冬季节无法恒温喂水方面的高效化、自动化、简约化;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奶牛秋冬季节恒温喂水装置,包括复式双层喂水槽、加水装置和恒温控制装置;
所述复式双层喂水槽包括饲喂槽体,饲喂槽体内盛装饲喂用水,所述饲喂槽体套设于加热槽体内,饲喂槽体和加热槽体连接形成封闭式结构;
所述加水装置包括水泵,水泵与饲喂槽体、加热槽体均连通;
所述恒温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饲喂槽体的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加热槽体的加热元件,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元件均与控制器通信。
进一步的,所述饲喂槽体和加热槽体同心设置,加热槽体和饲喂槽体之间具有设定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槽体和饲喂槽体之间的间隙盛装加热用水,加热元件设置于加热槽体底部并与电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水泵通过第一管路与加热槽体连通,水泵还通过第二管路与饲喂槽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工商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工商学院;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65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