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机变频器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3346.3 | 申请日: | 2018-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1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丁海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益阳科实达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9/06 | 分类号: | F04B49/06 |
代理公司: | 长沙明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2 | 代理人: | 叶舟 |
地址: | 413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极管 空气压缩机 集电极 电位器 发射极连接 输入端 空压机变频器 本实用新型 控制电路 电源 正极 变频控制 压敏电阻 一端连接 正极连接 防雷击 滑动端 电容 调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压机变频器控制电路,包括电源U、空气压缩机M和电位器RP,所述电源U的正极连接有压敏电阻MY的一端、电容C的正极、电位器RP的一端和电位器RP的滑动端,电位器RP的另一端连接有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有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空气压缩机M的U极输入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有三极管Q5的集电极和空气压缩机M的V极输入端,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有三极管Q6的集电极和空气压缩机M的W极输入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调控方便,能够对空气压缩机M进行防雷击保护,且能够实现了空气压缩机M变频控制,调控成本低,有利于人们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压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压机变频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是气源装置中的主体,它是将原动机(通常是电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的装置,是压缩空气的气压发生装置,空气压缩机与水泵构造类似。大多数空气压缩机是往复活塞式,旋转叶片或旋转螺杆。传统空压机控制器是利用RS485通信方式来控制变频器,控制器生产商在出厂前把几家变频器的通讯协议固化到控制器内部,虽然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变频器的厂家和型号,但是选择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经检索,申请号为201320488257.7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空压机变频器控制电路,包括CPU、变频器和电量测量电路,电量测量电路包括输入电压采样电路和输入电流采样电路,输入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和输入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出端分别接CPU。该控制电路在相同产气量的前提下,将改造前后的用电量进行比较,用户可以看到在节能改造后节省的电费,清楚地了解节能改造的效果。
但上述设计还存在不足之处,现有技术中的空压机的变频器控制电路大都不便对空压机进行防雷击保护,且不便对空压机进行变频控制,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空压机变频器控制电路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空压机变频器控制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压机变频器控制电路,包括电源U、空气压缩机M和电位器RP,所述电源U的正极连接有压敏电阻MY的一端、电容C的正极、电位器RP的一端和电位器RP的滑动端,所述电位器RP的另一端连接有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
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有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空气压缩机M的U极输入端,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有三极管Q5的集电极和空气压缩机M的V极输入端,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有三极管Q6的集电极和空气压缩机M的W极输入端,所述电源U的负极、压敏电阻MY的另一端、电容C的负极、三极管Q4的发射极和三极管Q5的发射极均与三极管Q6的发射极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三极管Q5和三极管Q6的型号均为2N3055H。
优选的,所述电位器RP的最大阻值为20KΩ。
优选的,所述电容C的容值为300uF。
优选的,所述压敏电阻MY的阈值为300V。
优选的,所述空气压缩机M的型号为BD-15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益阳科实达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益阳科实达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33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压机远程监控装置的保护电路
- 下一篇:一种新型熔体增压泵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