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微型低速纯电动汽车能量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3284.6 | 申请日: | 2018-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7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朱遂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金泰丰商用车身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7/10 | 分类号: | B60L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盘 飞轮 能量回收装置 纯电动汽车 汽车驱动轴 超微型 外轴 电磁感应线圈 导体 上端 储能箱 稳流器 护罩 镶嵌 本实用新型 钢珠 内部设置 汽车底板 外壁设置 行驶过程 弹簧板 外端 泥土 防护 阻挡 安置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微型低速纯电动汽车能量回收装置,包括汽车驱动轴和弹簧板,所述汽车驱动轴的正面镶嵌有飞轮外轴,且飞轮外轴的上下端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远离飞轮外轴中心线的一端安装有护罩,且转盘的右侧上下端固定有磁体,所述磁体的内部设置有电磁感应线圈,且电磁感应线圈的右侧安置有导体,所述导体的上端右侧镶嵌有稳流器,且稳流器的外侧连接有储能箱,所述储能箱的上端安装有汽车底板,所述汽车驱动轴的外壁设置有第二钢珠。该超微型低速纯电动汽车能量回收装置设置有护罩,其设置在转盘的外端,对转盘和磁体进行防护,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可以将外侧的灰尘和泥土阻挡下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微型低速纯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微型低速纯电动汽车能量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主要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的汽车,由于其不产生排气污染,对环境几乎是“零污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受电池技术的制约较短,是电动汽车难以得到推广的主要因素,而从目前看来电池的蓄电能力很难有重大突破;电池的比功率决定了电动汽车不可能无限制的加装电池,而如何回收制动过程中的能量从而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市场上的超微型低速纯电动汽车能量回收装置只能在汽车减速制动或刹车时进行能量回收,这样所能够回收到的能量极其微少,且减速制动时,产生的电流与电压不稳定,难以将其收集起来,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超微型低速纯电动汽车能量回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微型低速纯电动汽车能量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超微型低速纯电动汽车能量回收装置只能在汽车减速制动或刹车时进行能量回收,这样所能够回收到的能量极其微少,且减速制动时,产生的电流与电压不稳定,难以将其收集起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微型低速纯电动汽车能量回收装置,包括汽车驱动轴和弹簧板,所述汽车驱动轴的正面镶嵌有飞轮外轴,且飞轮外轴的上下端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远离飞轮外轴中心线的一端安装有护罩,且转盘的右侧上下端固定有磁体,所述磁体的内部设置有电磁感应线圈,且电磁感应线圈的右侧安置有导体,所述导体的上端右侧镶嵌有稳流器,且稳流器的外侧连接有储能箱,所述储能箱的上端安装有汽车底板,所述汽车驱动轴的外壁设置有第二钢珠,所述飞轮外轴的外壁镶嵌有第二钢珠,且飞轮外轴的内部安置有第一油槽,所述转盘的内部安置有第二油槽,所述储能箱的内部安装有隔板,且储能箱的内部底端右侧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板设置于弹簧的上端,且弹簧板的上端镶嵌有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护罩呈圆形结构,且护罩远离飞轮外轴中心线的一端呈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磁体与电磁感应线圈呈平行结构,其磁体与转盘之间为固定连接,且转盘通过飞轮外轴与汽车驱动轴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盘通过第二钢珠与飞轮外轴构成转动结构,且飞轮外轴通过第一钢珠与汽车驱动轴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油槽与第二油槽在同一纵向水平上保持相平结构,且第一油槽呈锥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弹簧板通过弹簧与储能箱构成弹性伸缩结构,且弹簧板的两端分别与储能箱内壁和隔板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金泰丰商用车身有限公司,未经十堰金泰丰商用车身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32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受电弓皮囊破损保护器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辆再生制动馈电保护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