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式行李物品载重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30910.6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37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锡林 |
主分类号: | B62B3/02 | 分类号: | B62B3/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1 | 代理人: | 瞿丹丹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体 伸缩杆 套筒 握杆 本实用新型 行李物品 行李车 载重车 折叠式 合页 锁扣 螺栓 便于携带 使用方式 适用场合 上端 承载量 矩形状 折叠 握把 转轴 改进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式行李物品载重车,包括:第一车体、第二车体、锁扣、合页、套筒、伸缩杆、握杆、握把;所述第一车体为矩形状结构;所述第二车体设置在第一车体的一侧,且第二车体与第一车体通过锁扣及合页相连接;所述套筒设置在第二车体的两侧,且套筒与第二车体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伸缩杆设置在套筒的内部,且伸缩杆与套筒通过套和方式相连接;所述握杆设置在伸缩杆的上端,且握杆与伸缩杆通过螺栓相连接;通过对现有行李车的改进,该行李车具有能够进行折叠展开调节,在保证承载量的同时,其体积较小,便于携带,使用方式多样化,适用场合广泛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运输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折叠式行李物品载重车。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出门旅行是较为普遍的,不管是出门旅行还是野营等,通常都会携带衣服及食物等物品,尤其是远距离长时间的出游,更是会携带大量的物品,物品较多导致搬运不够方便,因此便需要行李车来进行辅助输送,但是现有的行李车具有以下不足:
现有的行李车,形态较为单一,导致其功能性、使用方式及使用场合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使用不够方便,且体积较大,形体笨重,出门携带不够方便。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形体小巧,使用方式多样化且携带方便的折叠式行李物品载重车,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行李物品载重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行李车,形态较为单一,导致其功能性、使用方式及使用场合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使用不够方便,且体积较大,形体笨重,出门携带不够方便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式行李物品载重车,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折叠式行李物品载重车,包括:第一车体、第二车体、锁扣、合页、套筒、伸缩杆、握杆、握把、前移动轮、连接机构、后移动轮、三角支架、挡板、转轴、曲柄、连接轮、三角板、销轴、固定螺母;所述第一车体为矩形状结构;所述第二车体设置在第一车体的一侧,且第二车体与第一车体通过锁扣及合页相连接;所述套筒设置在第二车体的两侧,且套筒与第二车体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伸缩杆设置在套筒的内部,且伸缩杆与套筒通过套和方式相连接;所述握杆设置在伸缩杆的上端,且握杆与伸缩杆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握把设置在第二车体的下侧,且握把与第二车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前移动轮设置在第二车体的侧部,且前移动轮与第二车体通过连接机构相连接;所述后移动轮设置在第一车体的侧部,且后移动轮与第一车体通过三角支架相连接;所述挡板设置在第一车体的侧部,且挡板与第一车体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曲柄、连接轮、三角板、销轴、固定螺母;所述曲柄设置在前移动轮的侧部,且曲柄与前移动轮通过转轴相连接;所述连接轮设置在曲柄的一侧,且连接轮与曲柄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三角板设置在连接轮的一侧,且三角板与连接轮通过销轴及固定螺母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式行李物品载重车,第一车体、第二车体以及挡板均为矩形框架装结构,且第一车体、第二车体以及挡板的中部均设置有若干加强梁,该种结构使得该行李车重量较轻,且支撑力较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式行李物品载重车,锁扣的子扣设置在第一车体的边角处,锁扣的母扣设置在第二车体的边角处,且锁扣在第一车体与第二车体的连接处成左右对称共设置有两处,锁孔用于固定第一车体与第二车体的位置,防止其发生翻转现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式行李物品载重车,合页在第一车体与第二车体连接处的背面共设置有三处,且合页与第一车体及第二车体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接,合页用于第一车体与第二车体的连接及折叠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锡林,未经张锡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309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仪表盘生产用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翻转结构的物流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