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海发光浮游生物视觉捕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28666.X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7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曦;徐娇;张君绍;赵其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1/58 | 分类号: | G01J1/58;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程华 |
地址: | 2000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游生物 深海 机舱 捕获装置 发光 电池舱 筛网 支架 本实用新型 原位观测 视觉 生物学研究 活动连接 技术瓶颈 技术手段 深海生物 受激发光 水平空间 水下作业 相对设置 镜头端 生物量 潜器 垂直 认知 图像 供电 记录 加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海发光浮游生物视觉捕获装置,包括相机舱、电池舱、筛网和支架,所述相机舱和所述电池舱固定于所述支架上,且所述电池舱用于给所述相机舱供电,所述筛网与所述相机舱的镜头端相对设置,且所述筛网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海发光浮游生物视觉捕获装置,能够搭载多种潜器及水下作业平台,记录生物受激发光图像,能够对深海发光浮游生物进行连续原位观测,突破深海生物学研究中的技术瓶颈,为深海浮游生物的生物量和群落垂直或水平空间分布的原位观测提供技术手段,加深对深海生物的了解和认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海发光浮游生物的视觉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深海发光浮游生物视觉捕获装置。
背景技术
探测和研究海洋发光浮游动物,了解其生物量、丰度、群落物种多样性,对研究海洋物质循环、全球气候变化响应都有着积极作用。早期对海洋发光浮游生物的研究主要依靠拖网和采水获得样品,而后在实验室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分析,但是拖网无法反映其在水下的运动取向、行为特征、以及群体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且实验方法费时费力、对海洋生物干扰较大。
综上,现有的对海洋发光浮游生物的研究取样技术,存在费时费力,对海洋生物干扰大,实验数据不精确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海发光浮游生物视觉捕获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可搭载多种潜器及水下作业平台,记录生物受激发光图像,能够对深海发光浮游生物进行连续原位观测,突破深海生物学研究中的技术瓶颈,为深海浮游生物的生物量和群落垂直或水平空间分布的原位观测提供技术手段,加深对深海生物的了解和认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海发光浮游生物视觉捕获装置,包括相机舱、电池舱、筛网和支架,所述相机舱和所述电池舱固定于所述支架上,且所述电池舱用于给所述相机舱供电,所述筛网与所述相机舱的镜头端相对设置,且所述筛网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承载杆、支杆、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拉环,所述支杆固定于所述承载杆尾端顶部,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于所述支杆顶部,所述相机舱通过桶箍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于所述承载杆尾端底部,所述电池舱通过桶箍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拉环分别设置于所述承载杆的首尾两端;所述筛网设置于所述承载杆的首端,且所述筛网通过可调管夹与所述承载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可调管夹并列设置有两个,尾端的所述可调管夹与所述筛网底端连接,首端的所述可调管夹通过一连接杆与所述筛网顶端连接,并通过调节可调管夹改变筛网与相机舱的距离,从而改变微光相机的视场范围。
优选地,所述相机舱包括相机舱舱体、内嵌于所述相机舱舱体首端的光学窗口,旋接于所述相机舱舱体尾端端盖A外侧的水密接插件A、固定于所述端盖A内侧的冷却块和依次设置于所述相机舱舱体内部的微光相机、嵌入式主板和循环泵;
其中所述水密接插件A内部设置有供电接口、千兆以太网口接口和串口通信接口,所述供电接口用于与所述电池舱连接,所述千兆以太网接口用于将所述嵌入式主板上储存的信息与上位机程序进行数据交互;所述微光相机的镜头端穿过所述相机舱舱体首端设置的通孔,透过所述光学窗口进行观测;所述循环泵一端与所述微光相机内的水冷接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冷却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端盖A通过螺栓和O型密封圈固定于所述相机舱舱体上,所述端盖A内侧设置有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底部固定有一安装板,所述微光相机的机体固定于所述安装板顶部首端,所述循环泵固定于所述安装板顶部尾端,所述嵌入式主板通过一支撑架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池舱包括电池舱舱体、旋接于所述电池舱舱体尾端端盖B外侧的水密接插件B和顺次设置于所述电池舱舱体内部的电池组、12V稳压模块和24V稳压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286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飞机着陆的照度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分辨率光谱仪